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小杂感(223):教育是生命体认的对象

(2014-02-18 23:06:52)
标签:

林格

杂谈

教育理念

教育价值观

教育

      林格小杂感(223):教育是生命体认的对象
  教育物质之美:我梦中最美好的老物件之老蓝印花布,记得我奶奶的蚊帐就是这种布做成的。

 

      1、潜行。

    对于教育特别是中国教育,我不喜欢批判,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批判。而对于众多的批判者,我也是包容的,因为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促进教育进步,但我从不批判,只是坚持埋头走路。记得有记者采访一位企业家,问为什么不批判,他说,就像一个母亲过马路,怀里抱着孩子,顾不上批判。

    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将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自然就会沉迷其中。梭罗说,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2、怎样研究教育?

    我想,把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有两条路:一条是讲究知识性、逻辑性、考证性,进行严密推演,形成自己的体系;一条是将教育当作生命体认对象,以生命对话生命,以心灵温暖心灵,以灵魂去唤醒灵魂,超越功利,将教育融入自己的血液。后者合人类生存发展之大目的,是至乐。

    我自己的经历是,同时两条腿走路,第一条与第二条形成一股绳,螺旋式上升,所获甚多,但很慢,且要时时刻刻在一线实践、行走,不容松懈,故而一般我会建议教育工作者选择其中一条路即可。

 

       3、怎样研究教育之——最优秀的文化都是玩出来的。

    最优秀的文化,都是玩出来的,且越玩越精,越玩越美;中国人最好的聪明才智,也都是玩出来的,且越玩越全,越玩越多,才有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因此,读书教书之余,把玩一些小玩意(我命名为“教育物质”,也是养成教育之载体),玩的是一种意趣,玩的是一种智慧,玩的是一种学问。

 

 

     林格小杂感(223):教育是生命体认的对象

林格小杂感(223):教育是生命体认的对象

玩出来的一本书《教育的温度》,林格著,清华大学出版社,限量精装签名版,全国仅发行1500册,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教师最喜欢的100本书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