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小杂感(194):浸染与熏陶

(2013-06-23 10:52:03)
标签:

教育理念

林格

教育价值观

教育

杂谈

 

       1、古书之美。

    古人读书,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的,每天读那么几页就够了,因为古书竖排,没有句读,字大如钱,“手不释卷”几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美印象。

    古籍作为我国五千年文明的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智慧、历史和创造,具有不可再生性。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形成古籍保护的社会氛围,把中华文化的根脉延续下去,让国家珍贵的文化典籍在更精心的呵护下,流传得更长久,传播得更广泛。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散文《我喜欢》中写道:“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古书?我的建议是,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林格小杂感(194):浸染与熏陶
 乾坤一草堂——中国教育会馆教育物质鉴赏: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民国陶湘刻本。

 

    2、教育是一种存在,而不是“道理”。

    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可以触摸的、可以感知的、可以创造的一种美。乾坤一草堂——中国教育会馆的定位在于:寻找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往往存在于这些可养心的、有温度的教育物质之中,每一件物质之中的前世今生构成了滋润人心的文化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因此而得到激扬。

    教育是一种存在,是具体的,而不是停留在唠唠叨叨的“道理”之中。教育做到高处,一定可以达到一种化境的认知。人的学养,一定是在一种物质构成的“场”渐渐生成的。

 林格小杂感(194):浸染与熏陶

林格小杂感(194):浸染与熏陶
乾坤一草堂——中国教育会馆教育物质鉴赏:古代老象牙手串。象牙饰品油润洁白、文雅清高,被为数不少的人所喜爱。自古以来,象牙就被用来生产和装饰美丽的物品。大象被国际上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大象,维护地球的生态系统的平衡。1989年国际有关组织颁布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象牙贸易,现在市场上已很少有象牙制品出售,古代的象牙艺术品除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