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淀与养成。
谈教育很多年了,越来越觉得“道理”是虚无的,而需要将“道理”溶解在具体上,把玩、供奉、呈现教育物质作为一种未来教育精神的实现途径。我坚信,一个家庭只要倡导艺术情趣、藏书千卷、一家人经常围坐在大画案上交谈,孩子是不需要教育的,会熏出来。
学校也一样,凡有文化沉淀的学校,就一定能成为百年名校。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在200所学校做文化沉淀实验的原因。因为,我深知,对于学校文化价值的“沉淀”和“养成”是一件积德的、功在千秋的事情。
2、明德不危。
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的目的是培养维新人才。万木草堂采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特别重视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近代教育史上谱写了宝贵的一页。王照以“乾坤一草堂,生机回万木”称颂万木草堂,此为现代教育的起点与高峰。

教育物质之美:康有为亲笔匾额
3、曾国藩读书。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作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4、美,让人心软。
自古以来,蜜蜡深受世界各地之皇室、贵族的钟爱,它不只被当做装饰品,更因为具有神秘的力量而获一致的赞扬推崇,它是曆代皇族所采用的饰物与宗教之加持圣物,令佩戴者与珍藏者得到无比的幸运和财富,所以欧洲一直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说法。
这是一件我有幸归纳、供养的教育物质——美得让人心软的明清老蜜蜡,大约50克,配一个清早期左右的老南红珠子。古人称此类可以“满满把握”的美品为“暖手”,很形象,很亲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