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改革要有理性支撑。
教育改革仅凭热情,或者单纯模仿,是行不通的,也是危险的。每一个目标的实现甚至每一种模式的提出,背后都需要有理性的支撑。
我倡导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至少应当掌握因果论、中心控制论、系统工程论、螺旋式上升论、整合论等基本法则。
在“某某教育”满天飞的今天,这一点尤其需要警惕。如果没有经过严密的推演和实证的,不一定值得作为成功模式来大肆推广。

书房元素分析:如果书房缺少一块浑然天成的赏石,就会感觉缺少一种深沉与仁厚。和田玉原石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2、让课堂拥有灵魂。
生命课堂的改进与构建,首先需要坚持立场。那就是彻底与“执著于教”割裂,坚决站到“全面依靠学生学”的思想立场上来。
真正“好看又好吃”的课堂绝不是传统“赛课”的僵化标准,而是每一个学生生命和思维充满活力、实质合作的课堂。这需要对教育本质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
让课堂拥有灵魂,“灵”在思维,“魂”在对人的生命根性的唤醒和激扬。其具体表现为:不惜一切代价唤醒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
书房元素分析:同桌学习、聊天、喝东西、读书,确认彼此是同一家人,因此大桌子是室内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之一。我主张使用独板原木大桌子,史称“一块玉”,因为它有生命、会呼吸、有历史的厚重感。图为:90厘米宽的楠木独板桌。
3、学习的本质是获得一种创新感。
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到一些成功的学校学习,回来后发现不能用,这是必然的。学习的意义在于“学而不用”,因为每所学校的文化土壤不同、理性精神不同、学情不同,从技术层面上看,没有任何的可借鉴性。真正的学习是,学而忘掉后,或多或少获得一些自己的觉悟和创新感。
一位教师也赞同我的观点:通过对方的有形之“术”的演示,感悟其生命中深藏的“道”之精义。故持术者,胶柱隔碍;达道者,妙应无穷。林格老师所说的“学而不用”“忘而后通”,是一种很高明的心法境界!
书房元素分析:取一个书房的名字有时候也是一种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