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件苦差使,所以如何吸引人热爱学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最让学生伤心、失落的师长是这样的——凡事都喜欢做“交通警察”,总是用一种惩罚和评判的目光来“审查”自己。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吸引人热爱学习的诀窍就在于:
任务一:要把学习变成人的内心渴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人与邻居的孩子们有些麻烦。
每天,一些顽皮的孩子都要聚集在他家的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他们,他叫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父母,大喊大叫地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起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思考,老人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你们向房子扔石头的回报。”尽管这个承诺孩子们看起来很离奇,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呢,也如约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
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召集起来,他对孩子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钱出现了一些困难,我无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你们看每人每天付给你们5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嘀咕了一阵子后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挣钱状况实在糟极了。我连付给你们5毛钱也无法办得到,但我还是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看怎么样?”
孩子们很快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的一个打破了沉默:“别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干这种苦差事?”就这么着,孩子们走了,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使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没有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