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安全感分为四个层次
文/林格
我提到,没有自己的“悟到”就没有“能力”。
寒山拾得因此提问:林格老师,您是否觉得我们成年之后就变得越来越麻木,甚至没有去感悟的心思了呢?我最近觉得身边好多人都早已失去了“悟”的欲望。
感悟的动力何在?
动力并非是一种浅层次的兴趣,而是来自人的内心的一种持久的责任与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探究推动我们去不断感悟的动力源。
人人都是渴望自由和幸福的,但用自由与幸福来号召人们感悟、提高能力,显然是很空洞的,就像用自由和幸福来号召人们重新点燃激情一样,无济于事。
而自由和幸福的真正的内涵是安全感。当你一个人意识到安全感的缺失时,就不能不去沉思和感悟。
我认为,人的安全感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到高:
第一层次是个人能力层次。个人的自由来自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自由度不断扩大,但要获得自己满意的自由度,能力是需要不断提高的,活到老,学到老。
第二层次是社会组织层次,即单位。一个单位的存在自然有其稳定的价值观以及存在能力,个体的自由度和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是隶属于某一个社会组织的。
第三层次是宗法层次的,这是家族所赋予人的安全感,比如父母亲。血缘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感因素,特别是在宗法社会传统极为稳固的中国社会,几乎可以支撑一个人的所有外在的需要。
第四层次是心灵归属层次,心有所归属,然后有安全感。内心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安全感,而幸福的心灵必然是因为归属于另外一个灵魂而存在的。
*******
安全感的获得来源于——我们的能力,包括:爱的能力,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生活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等等。由此而要求我们不断感悟——人生,幸福,自由,快乐,痛苦,事业,友情,亲情,爱情……
倒过来想,其实,人为什么要提高能力的根本原因正是要获得安全感。当然,人的安全感,更是推动一个人不断感悟的动力源,或者是发动机。
人的感悟因此而发生,源源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