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谈能力(一)

(2006-04-10 12:10:45)

只有悟出的才是自己的

 

文/林格

 

 

 

一个人是不是“粗人”,不是看他有什么文凭,也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他每天是否有所感悟,没有感悟,就是一“粗人”。

一个人是不是有思想,不是看他能不能写文章,能不能口若悬河,而是看他是否经常在一个人的时候,能不断沉思,不断感悟。有沉思,有感悟,就会有思想。

一个人有没有能力,不是看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而是看他是否经常“悟到”,“悟到”了,能力就形成了,因为,只有悟出的才是自己的。

  

  ****

 

在南北相对的两座大山上,各有一个寺院。

他们相互之间的见解、主张不完全相同,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天早上,两个寺院分别派一个小和尚到山下的市场去买菜,两个小和尚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互不服气,在市场上相遇,经常或明或暗地较劲,互试机巧。

  一天,南寺院的小和尚问:“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南寺院的小和尚听之,无语言对,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买了菜,回到寺院向师父,师父说:“下次你碰见他的时候,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你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就能击败他了。”

小和尚听完,很高兴。

  第二天早上,南北寺院的小和尚又在菜市场相遇。

  南寺院的小和尚又问道:“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风到哪里我便去哪里。”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南寺院的小和尚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又站在那里,一时语塞。回到寺院,师父见小和尚满脸晦气,便问道:“难道我教给你的方法不灵吗?”

  小和尚便将早上的事如实讲了出来,师父听了哭笑不得,对小和尚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

  小和尚眼睛一亮,心想:“明天一定能取胜!”

  第三天早上,南寺院的小和尚又碰见了北寺院的小和尚了,于是问道:“你到哪里去?”

  “我到市场去。”

  南寺院的小和尚又没有话了,因为他不可能说:“如果没有市场,你到哪里去?”

  师父知道了他们的对话之后,语重心长地叹道:“观晚霞悟其无常,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学贵用心悟,非悟无以入妙。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悟出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

 

我一直在研究人的学习和发展问题,其核心就是能力的形成。因此,我试着在我周围的人身上找突破口,并设计了专门的日常感悟模式,既结合了实际,又融会贯通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上。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个性的成功,每一个人成功都是悟性的成功。关键是,我们要拒绝做一个“粗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