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常谈学术 |
在洛杉矶加州大学作研究生的那几年,是我平生最愉快的时刻。愉快中的最愉快是读完了必修及需修科目,转作旁听生,不用再考试,追求学问有自主权,旁听是以师兄身分出现,加上当时成绩冠于同窗,乐事也。我日间旁听艾智仁,晚上旁听赫舒拉发。
一天晚上,赫师正在分析处理吉芬物品(Giffen goods,那需求曲线向上的怪物)的困难,一位同学大声问:「今天早上艾智仁说没有inferior goods(我译贫穷物品——收入增加需求量下降的物品),哪怎会有吉芬物品呢?」学子周知,贫穷物品不一定是吉芬物品,但吉芬物品一定是贫穷物品。没有贫穷物品,逻辑上当然不可能有吉芬物品了。但贫穷物品确有其物:例如你发了达,多喝了红酒,少喝了啤酒,后者就是贫穷物品了。
赫师呆了一阵,回应道:「我不知道艾智仁为什么会说没有贫穷物品那样愚蠢的话。让我告诉你一个故事吧。我第一次遇见艾智仁,是在兰克公司的会议中。在坐十多人,讨论中艾智仁提出一个观点,所有的人都认为他错了。争论良久,艾智仁坚持己见。我见他蠢得可怜,不想会议浪费时间,亲自向他解释为什么他是错的。殊不知解释到半途,我突然发觉所有人都错,只有艾智仁是对!」
在贫穷物品的话题上,其实艾智仁说了些什么呢?他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两种物品,贫穷物品不会存在(所以逻辑上不会有吉芬物品)。但如果有三种或以上物品,贫穷物品可以存在(所以逻辑上吉芬物品可能存在)。因此,不容许吉芬物品存在的需求定律,只能武断地以公理的方式处理。
艾师当时被森穆逊等高人认为是价格理论的天下第一把手,不少同学知道。在赫师课上提出艾师说没有贫穷物品那位同学,听艾师的课,听一半不听一半,搞错了不足为奇。但艾师的价格理论名满天下,听错了为什么不去求证?而就算艾师真的是说了没有贫穷物品这样愚蠢的话,怎可以不考虑艾师为什么会那样说?
那次艾师在日间的课提到贫穷物品时,我也在座,听得清楚。课后我没有离开课室,坐在那里花了个多小时,在纸上证明了艾师的贫穷物品观点。心想,这分析艾师显然做满了工夫,数理逻辑推定了,然后在课堂上以两句话轻轻带过。
上述的故事可以给同学们三项教训。其一是大师既为大师,其思维必定深不可测。好比与杨官璘或胡荣华下象棋,他们无端端走一步象五进七,你千万不要在心中说蠢、蠢、蠢,以为有机可乘。其二是好学生的定义,与考试成绩无关。起码的要求,是大师说的任何话,你要立刻跟进。是的,当年我是个好学生。
其三是同学们吵了两年多的吉芬物品。据说国内有些老师以为我这个曾经在芝加哥经济研究院教价格理论的,不知吉芬物品为何物(一笑)。赫、艾二师的故事,反映着五、六十年代的大师们也吵过。当时的结论,是逻辑上吉芬物品驱之不去。于是,懂得武断地不容许这物品在真实世界存在的,就可以拿得经济学家的会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