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五常谈经济 |
既然是竞争,我们要谈一下战略。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不同的做法或战略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选走哪条路任何人都可以选,但选而行之是执政者的工作,与我等闲人无关。有关的分析有趣而又不难明白,不用读过经济才有资格参加研讨的。
我说过了,管制外汇与管制汇率是两回事。前者是管制外汇的买卖及进出口。当今之世,应该找不到一个有分量的经济学者支持外汇管制的。管制汇率是管制与外币的兑换率,也即是管一种货币在国际上之价。不少经济学者,包括有分量的,赞成管制汇率。这里「管制」(control)一词不雅,或给人有管制市场的感觉,所以经济学者往往采用固定或稳定汇率、联系汇率、本位汇率等词来代替。其实这些都是约束汇率的自由浮动,说是管制也对。
没有谁会反对汇率稳定的。但如果没有任何管制,何来稳定呢?某种或某程度的管制是需要的,问题是间接还是直接、多管还是少管而已。比方说,以中央银行控制(管制)货币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及稳定汇率,是间接地管制汇率。
一般而言,我是赞成让汇率自由浮动的。这是说我反对直接的汇率管制,并不是说汇率不需要任何间接的管制。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我是不反对比较直接的汇率管制的。例如香港的联系汇率是直接的汇率管制,一九八三年十一月香港决定采用联系汇率时,我先反对,后同意。但当年看不到香港今天的情况。
下期将会指出,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汇率管制,没有一种是十全十美的。每种都或大或小有其好处,也有其弱点,看经济的情况而定。头痛的是,今天适用的汇率(管制)制度,到了明天可能有大害,要改,而制度是不应该朝令夕改的。这是说,一个汇率制度的选择,要从持久可行的角度来衡量,而这衡量则要纵观天下大势。
直接管制汇率的最坏之处,是政府为了维护汇率而导致外汇管制(管制外汇买卖与进出口)。历史上这样的经验屡见不鲜,使好些人以为汇管与率管是同一回事。香港的率管不会引起汇管,今天中国的率管也不需要汇管的支持。
中国是大国,人口那么多,文化这样厚,其经济潜力广而深。一九九一年,在瑞典,我对佛利民说:「世界突然间多了近二十亿廉价劳力人口参与国际竞争,举世的经济将会有大变。」说早了三五年。今天我说:世界经济正在大变中,而怎样变下去的一个主要关键,是中国采用哪一种汇率制度。这也是说要看中国会采用怎样的汇率战略了。
是的,国际上,中国的经济开始举足轻重。
(《汇率战略论》五之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