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3.04.05)汇率战略论:本位的理念

(2003-04-05 11:22:45)
分类: 五常谈经济
任何国家都有货币,而货币不可以无根,或不可以无本。根者,依凭也;本者,本位也。根与本的理念相同。昔日国民党在大陆推出银圆券与金圆券,滥发货币,是无根无本的生意,通胀一日多倍,不到两个月就溃不成军,没有人接受,淘汰了。
 

今天美元不用本位制,说是毫无本位、没有依凭的fiat money。是真的没有本位吗?一美元可换三个苹果,苹果可看作是美元的本位。联邦储备银行控制货币的发行量,是一美元可换三个苹果的原因。某币量的美元可以换取多少物品,这多少物品就是美元之根之本也。去年在天津南开大学以《以中国青年为本位的金融制度》为题讲话,说只要能控制货币量,中国青年的生产力是人民币的本位。

 

国与国之间的不同货币的兑换率,是以大家的货币依凭着的生产力或物品的相对价格来决定的。很复杂,因为有跨国的资金流动,有政府的左右,也有不同的预期,使汇率的调整有时过慢或调整不足,有时太快或过了头。这些是题外话。让我们先考虑直接的本位制。有两种。

 

 

(一)传统的本位制

 

金本位或银本位有悠久的历史,不存在了。蒙代尔是赞成回复到这旧本位制的,或加上一些变化。三十多年前他向我举出二千年前罗马帝国的经济成功例子,用的是金本位制。在金或银的本位制度下,不同国家的汇率由本位之价决定,稳定不变。这个制度的困难,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由本位物品之量决定,经济增长而币量不足,或作为本位的金或银大量外流,可以导致很大伤害。

 

中国清代以银为本位。我曾指出,乾隆皇帝之后,鸦片的进口使银两大量外流,经济不景,后来触发了太平天国之乱,自相残杀三千万人。

 

愚见以为,传统的金或银的本位制度是不能再用的了。但蒙代尔曾经提出局部金本位制,与香港今天采用的联系汇率制度雷同。

 

 

(二)联系汇率

 

香港今天采用,以美元作为香港钞票的本位。只保钞票,不保支票。此制可行,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以及没有中央银行左右港币的供应量。外汇储备不需要很多。重点是没有中央银行,如果市场对港元信心下降,需求减少,港币量会自动调整下降,反过来则会上升。这是说,联系汇率制度是通过银行以港钞换美元的机制,迅速地调整港币量——利用币以少为贵,以多为贱的办法来维护汇率。

 

联系汇率(钞票局)是局部的直接本位制,可与一外币联系,也可用黄金、白银,或期货市场成交较大的物品。与一篮子外币或期货或二者的合并来联系也无不可,只是处理较为复杂。

 

佛利民认为联系汇率(钞票局)只宜用于小国,大国不能用。这点我有异议。佛老认为大国以他国之币为本位会有政治问题。(一九七一年之前港币与英镑联系,但八三年再联系时,因为九七在望,政治有变,而转用美元。)然而,大国可用一篮子外币或期货为联系之本,只是成本较高,处理较为复杂。

 

联系汇率的弱点,是只可以联一次,否则失信天下,而如果遇到香港今天的情况就很头痛。这是说,钞票局的制度失去了以调控货币量的方法来调控经济。利息率要跟联系着的货币的利息率走,通胀或通缩也如是。是的,联系汇率失去了国家的货币政策的自主权。

 

(《汇率战略论》五之二)

 

 

《汇率战略论》系列之一:引言
《汇率战略论》系列之三:间接的保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