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常谈经济 |
非典是前所未见的新病毒,杀伤力强,而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找到可治的药方。这三者加起来是可怕的。然而,从数字上看,此怕也,远不及其经济杀伤力。这是说,非典瘟疫对生命伤害的比率微不足道,但对经济的祸害却惊人。这是脱了节的因果关系,说不通,我们应该解释为什么非典有那样庞大的经济杀伤力,使国际民心安定下来,从而减少继续下去的经济损失。
想想吧,今天算,举世因为非典而死亡的人数大约六百,但经济的损失何止六百亿。说世界整体的经济损失达六百亿美元也不为过。这是非典病毒的主要不幸:经济损失大大地高于一项有类同人命杀伤力的传染疾病。那是为什么?前思后想,我认为是人为的错误,非疾也。
我说过了,以人口的比率算,非典病毒的感染率实在低——奇怪地低。就是撇开了香港,在国内算得上非典有爆发性的不同地区的感染率也是很低,而且数字的升降——尤其是一段日子之内的平线增加走势——也相若。这里有两个含意。其一,既然说得那样容易传染,但受染者却那样少,非典应该是限于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传染的。其二是扩散后,除了普通常识的隔离,其它的处理没有什么大作为。后者是基于不同爆发区的处理方法与快慢有别,但感染的数字图案差不多。
低的感染率——与其它历史性的瘟疫相比微不足道——但非典的经济杀伤力惊人。整个香港的旅游、娱乐、消闲等行业全军尽墨。北京不用说了,病例甚少的上海与杭州等地的类同行业也无一幸免!此外,商业的人流,或什么会议之类,差不多全部停顿。从感染病例的数字看,这些是不应该发生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回顾几个月来的非典历史,我们可知大概。首先是今年一月非典肺炎于广州街知巷闻,开始知道是新病毒时已经扩散了。该市政府当然抢救,隔离,但没有大事宣扬,舞照跳,课照上,娱乐旅游依旧,感染人数过了高峰期就下降了。广州后来的旅、娱经济停顿,是香港传媒大叫大嚷之后的事。
我当然不反对传媒报道非典,但认为是过于夸张了。香港各大报纸天天头条,每报每天十大版,不停地两个月!感染数字的上升或下降,以夸张的曲线表达。更离谱的是非典被称为「世纪瘟疫」。胡说八道!二十一世纪只进入了两三年,何世纪之有?是说二十世纪吗?二十世纪的几次著名瘟疫,比非典严重起码一百倍!
新闻「自由」的经济代价,这次是太高了。同样大代价的是另一种自由——世界卫生组织的「自由」:他们对中国(包括香港)及一些其它地区发出旅游警告。此前世卫很少这样做,而正因为历来少警告,他们可能做梦也想不到有那样大的经济杀伤力。
经济学者不是瘟疫专家,但阐释数字(尤其是多项不同数字的关系)是他们的专业。香港的非典资料应该最详尽可靠,而香港大学的王于渐是数字老手,加上太太是芝加哥大学教出来的医生,王老弟的医学常识了不起。我建议董特首立刻拿出一百万小元,委任王老弟选几个有普通常识的数字阐释同道,给予所有非典数据,要他们在两个星期之内提交报告,解释非典传染的易难问题与传染的特殊情况。千万不要替政府擦鞋,而是要解释非典的实际传染不是那样可怕,不应该有那样大的经济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