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常谈经济 |
非典瘟疫与清洁问题算是写完了。很抱歉,写了很久,读者可能觉得沉闷。但问题确实重要。从网上看读者的反应,国内的读者重视这系列随笔,可能他们像我那样,意识到因为不清洁而引起的瘟疫,代价太大了。
血浓于水,自一九八一年起我就为中国的经济改革用心地下笔,作出推断,提出建议。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影响力,只是禁不住苦口婆心。虽然二十多年来我对中国的经济推断十发九中,但那里的进展比我二十多年前所希望的快得多。说中国大陆今天欣欣向荣,不是夸大之辞。但我有两项顾虑。其一是九一一之后,我担心恐怖活动会伸展到神州大地去。其二是非典瘟疫的发生,使我联想到最坏的可能。
中国地大人多,发展起来会变成史无前例的大经济。大经济不易处理,但有好处。好处是经济一旦推动了,大的不容易受到外间的经济不景而有大影响。当然,外间的经济好对中国有利,但因为够大,外间不好中国还可以自立成家。
十多年前,一家国际大机构请我去研讨,他们的一位研究员说,作了多年研究,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国家越小其对外贸易的比重越大。对这个蠢结论我忍不住响应:如果整个世界只有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一定是零。引得哄堂大笑。
非典的经验,使我意识到瘟疫可以搞得相当政治化。这是不幸中的不幸。我话犹未了,欧洲就以成衣可带病毒为借口,反对中国成衣进口。说实话,我对世界卫生组织的表现失望。政治的味道姑且不谈,其专业水平大可商榷。几位美国教授写的关于非典的文章,比世卫的分析高出甚多。最近世卫说不相信中国的数字,反映着另一种无知。他们不了解中国管制户口的法门自成一家,虽然搁置了好些时日,遇上瘟疫,拿出来再用倒也得心应手。
北京初时隐瞒疫情,是错;不小心让非典扩散了,也是错。但除了这些,中国对非典的控制做得好,有九十分。据说上海从一月起,杭州从二月起,就严阵以待。但我认为中国对非典的控制,略嫌苛刻。他们愿意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是否值得是个疑问。广州的锺南山医生是聪明人,对非典的判断决不在美国的大教授之下。世卫组织若不愿意拜他为师,请他作个顾问是很有意思的吧。
我本来打算写一篇关于市场对清洁的效能来终结这系列的,但除了我说过的、市场有成功先例的,让市场做,我因为资料不足而不便下笔。以医院为例吧。我不知道国内的医院是国营的还是私营的。国营为名,错不了,但实质是怎样呢?我的意识是国内的医院自负盈亏,虽然设备不及先进之邦,但服务好,很有私营的气氛。
重要的食水供应,我也不大了了。美国的食水多由私营供应。中国的实际安排,可能不是挂上「国营」招牌那样简单。但中国的食水质量大有问题。在那里的穷乡僻壤中,我见到妇人在污秽的河中洗衣服,而据说喝的也是那些水。那些水,煮开了我也不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