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咋能帮着商家忽悠“上帝”?

(2008-03-13 11:40:37)
标签:

消费者

电视购物

投诉

三包政策

it

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媒体咋能帮着商家忽悠“上帝”?

——三谈“消费与责任”

罗会祥

 

    消费者是市场的主要消费主体,可是,在商品短缺或服务紧张之时,消费者从来没有体验过“上帝”的快感,花钱买东西还得当孙子。只是到了商品过剩竞争激烈之时,商家才天天把“上帝”挂在口头上,贴在门脸上,磨破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天花乱坠,大爷大妈姑奶奶二姨子喊得你浑身发麻,只要你肯掏钱付账,就是要他跪下给你磕仨响头都行。在那诱你哄你骗你掏钱的那一刻,你神经稍一松驰,也许就过了一把“上帝”瘾。

    不过,那种幸福的快感稍纵即逝,只要你付了账,你就永远跟“上帝”拜拜了。

    如果说商家变着法子忽悠消费者,原是其本能的话,那么,作为舆论监督工具的媒体,帮着商家忽悠消费者,就很不负责任了,而且有悖于职业道德。

    根据中消协《200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分析》,全国消费者对电视购物的投诉逐步增多,并且成为四大服务投诉热点之首。消费者投诉电视购物的主要问题是,一些省市级电视台大量滚动播出误导性广告,随意夸大产品功效,干扰消费者的正常选择,产品质量低劣,经营者设置种种退换障碍。

    作为主流新闻媒体,又是党的喉舌,电视传播的每一条件信息,都直接影响到千字万户。所以,论“消费与责任”,电视媒体保护消费者权益责任重大。中消协指出,新闻媒体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消费维权舆论监督的责任。可是,2007年,电视购物竟然成为服务投诉的重点对象,实在是有损电视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电视台播放的信息不可靠,对消费者的伤害很大,后果也极其严重。我的一位朋友很老实,轻信了省市两级电视台日夜销售的那款超强功能手机,花了2000元以为拣了个大便宜,结果没用三天,就黑屏了。七天之内,他三次跑去央求经营者,要求退货,结果被拖过了一周,经营者坚决拒退。退不掉,那就换吧,换也不行,只答应修,结果更糟糕,一修再修,半年内修了七次,越修问题越多,2000多元买的一部手机,几乎没能正常使用过。我这位一向迷信电视媒体的朋友大呼上当,反反复复强调一句话,“电视上讲的话不能信!”

    可以推测,那些吃亏上当的电视购物者,对电视媒体都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不能把“电视上讲的话不能信”看成是一句牢骚,它所否定的已经不是电视购物了,而是对电视媒体的公信度的质疑。

    从这个角度看,电视媒体禁绝虚假广告,不仅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而且是维护党的宣传工具公信度的基本要求。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转载和使用。
欢迎咨询!欢迎约稿!联系方式如下:
MSN:
ABL536@MSN.COM
QQ:175820473
mail:
axiang0188@163.com

 

欢迎你访问我的主页!

 

热点文章检索(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我和盖茨比成长

日本货,凭什么相信你!

合资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中国企业绝对战胜不了日本吗?

不要把苹果吊得那么高!

苹果从神坛走向大众

朗讯受罚 中方涉嫌人员怎么罚?

2007:中国3G五大疑点

最忽悠电信用户的三个口号

凭什么让用户支撑电信的50%利润?

ThinkPad:15年风采依旧

推广手机实名制的难点在哪里?

网上征税无异于杀鸡取卵

电信重组:谁对员工负责?

谁还能攫取手机的暴利?

电信重组有只“无形的手”

你的笔记本是谁造的?

水货IT产品秘密档案

取缔网吧的板子打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