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支付宝虚拟财产网上交易it |
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
诉前保全:支付宝虚拟财产更真实
阿祥
(eNet硅谷动力)
上海市一中院根据原告的请求,成功冻结了被告的支付宝帐户及其50多万元资产,进一步显示了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与诉前保全的实际可采性。在《电子签名法》颁布三周年前夕,此案对于解除网民和公众的忧虑、建立网络信用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社会公众对网上交易不信任,主要原因是,把真实的货币变成虚拟的财产,来无影,去无踪,不像现实买卖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摸得着,看得见,一旦遇上欺诈或盗窃,双方的交易凭证能够保全吗?也能像现实社会告状那样具有法律效力吗?其实,这不仅是站在网络交易市场之外观望者的担心,也是亲身参与网络交易者从事每一笔买卖时的戒备。
事实上,支付宝的服务提供者,比用户更担心网络资产的安全问题,没有诚信,谁来交易?没有可靠的保障,谁把资产存进来?没有交易,没有资产,支付宝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信任是支付宝产品的核心,也是支付宝建立社会责任感的基本点,“因为信任,所以简单“,虚拟经济得到国家的承认,支付宝获得众多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网络交易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信任度。
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截止2008年1月14日,使用支付宝的用户已经超过6300万,支付宝日交易总额超过3.1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超过135万笔。如果在数字认证、交易安全性等方面没有严格的保障措施,支付宝一天也难以生存。所以,支付宝花那么大气力,投入那么大资金,通过加密数字签名、实名认证、互联网信任标识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可信任的网络交易体系,既是保障用户的财产安全,更是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
从这个角度审视“支付宝”用户诉前财产保全,其意义在于,它把虚拟财产变得更真实。通过这个案件,我们看到,网上交易有法可依,网络经济秩序正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的信用环境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再深入一层看,建立可靠的网络信用环境,不仅有利于交易双方的相互信任,而且也是电子商务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用户的诉讼面前,支付宝经受住了法律的检验,值得用户和公众信任。作为行业领头羊,支付宝以信任凝聚企业文化,以信任创新产品,努力推动虚拟经济以及电子商务产业向前发展,也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2008年是支付宝的“二次创业”年,应当在支付、信用、渠道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热点文章检索(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前一篇:手机购物引领消费新时尚
后一篇:加入1亿美金俱乐部 盛大仍有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