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播实录续3:地产品牌运营高峰论坛

(2006-05-17 16:31:59)
【主持人童渊】:我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尹先生讲的这个话,大家说品牌品牌品牌,品牌是怎么打造的呢?因为刚才肖总说网站的事情,我也在参与,我跟你相同一点是越简单越好,不同是把自己公司企业文化让外面人看,所以我们原则上是做一个给员工看的东西,别人看不看不重要,所以我们到最后,你刚刚说研究六大类,我们加了一类,就是员工。因为在我们研究品牌的过程中,我刚才所讲了,一个是领袖人物,在我们公司已经存在了,他的光芒实在是给我们太大的压力。第二个项目本身是什么样的项目,剩下最重要是我们的管理班子,因为我们认为实际上一个品牌它是来自什么?它是来自于两个,一个是就是管理。我刚才听了一大轮,大家都没有转进去的理念,我现在做的更注重是在管理上如何打造一个品牌。什么叫品牌呢?我个人跟大家探讨,我希望有一些火花出来。首先你的定位是什么?是品位,我们做的是国企,我们做的是要规模,接近老百姓的,这也是我们的定位。第二种是品质,就是你做出来是什么东西,你能不能达到价值竞争比。第三你还得有文化,就是品位,你加多少分在上面,最后一个是品行,实际上我认为售后服务和售前服务,你售前有服务的话,你把自己都做好了。我也讲一个笑话,我在做销售培训的时候我经常跟这些女生们这么说,我说您如果跟您男朋友说爱你不爱我?男朋友说爱。我老婆说我们能有多长时间?我说天长地久,那一段时间我考虑都不考虑,我肯定这么回答,所以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要么你不说,要说你就后面要有一个责任做到。有的时候品牌对我们也会带来很大压力,有时候你想抽是抽不了的。现在很多大的企业家,我也是在为一个南大企业服务的时候,我深深感觉到,可能这个领跑者已经不属于自己,已经属于公众,他的社会责任,孟总在中房集团25年了,而且你作为整个集团的总裁,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无论是你公司也好,还是你个人在走过时候的压力。

  【孟晓苏】:关于品牌是不是暴利了事?我认为不需要,人人说到品牌,就把地产的名牌和服装化妆品的名牌,那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一个名牌的服装和一个产品的服装差异几十倍,房子的价格既是名牌又能差多少呢?一般我们所了解,房地产的品牌产品,和旁边没有品牌的产品,同类产品价格产在三四百左右,更不要说品牌企业有更多的品牌投入,包括宣传、广告等等,所以房地产品牌是暴利,这是不存在的,消费者都很清楚这一点。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有品牌这么一个压力好,因为造成的压力是童先生所讲对社会的责任,对别人的责任。消费者为什么肯花稍微多一点的钱买品牌企业,特别是名牌企业生产的房子呢?是因为他对今后取得了一种承诺,包括我们房地产界有这么一种现象,光想名人多,出名快,柳传志,万隆平到退休才有名,房地产项目是一个项目就有名,好人坏人都有名,但是他们卖馄钝没有名,他卖房地产就有名,加上房地产广告做的多,肯做广告,肯花钱,60%到70%的广告费是从房地产拿的,由于这样的一种效益就造成了名企,名牌,就是我用美誉度换你的诚信度,你要对得起老百姓,你作为一个名人更要对得起老百姓,这里面包含了一种责任在内,所以作为品牌企业要意识到这个责任,品牌的压力也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动力。

  【主持人童渊】:我想问问王主任,你认为在做品牌的过程中,咱们做高端,或者做普通的项目哪一个更容易打造一个品牌?你从圈外人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王珏林】:说实话从现在的情况下高端肯定很出名。因为普通的太多了,很贫乏,这是第一个。从另外一个角度,刚才孟总说的也很好,我想谈一个,从我个人角度谈一谈看法。这个品牌,咱们过程也一块品牌确实好,企业品牌,投资品牌,甚至咱们国家的品牌在世界上知名的有多高,但是你在现在的品牌过程当中,现在有真的有假的,我觉得现在品牌,不光我们新闻单位也好,现在都是靠我们企业和政府示范,确实需要,因为企业在开始阶段,包括我们大的企业,政府要不培植我们不会发展这么快,一开始投入从优就开始,没有什么条件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当然各位老总都谈了,打造企业,中房遍地全国,中房是第一大房地产交易公司,但是产品没有打造,这就是一个教训。中远咱们肖总是从另一个角度谈的,所以他自己的品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要营造品牌还有一个战略,但是我觉得品牌并不一定要那么高端,实实在在的,咱们国家要以人为本,品牌最缺的一点,就是企业宣传角度比较多,政府也在推动,但是缺一个环节就是住进去以后的业主认可你是不是品牌,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我觉得才能说你的产品和你的信用。“3.15”刚过,有些企业不管从哪个角度不合适,所以真正起作用是消费者,甚至住进去以后,他来认定你这个产品是不是品牌,你这个后期服务是不是很好,这太是从长远来看货真价实的品牌。

  【主持人童渊】:谢谢王主任。邹所长你经常跟房地产企业打交道,你在跟房地产企业打交道的时候肯定有一些品牌的企业和不知名的企业,你认识他们是突然认识他们,还是我们讲的象征性的?因为我们一直在研究,包括我自己在研究,实际上我的产品打造出来,我这个产品是整体一个企业的打造一个品牌,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把这个品牌做出来?你个人是怎么人为地?

  【邹晓云】:我想说一点,我们现在品牌并不是说宣传的越多品牌就越好,我们房地产广告确实多,但是真正的说哪些房地产品牌好并不是听了广告之后。我自己有一点感觉,到商场买东西,越是拉我我越不愿意去,我有排斥感,所以宣传要适度,广告有适度,跟知名度是两回事。如果说我们要买一个房子,我首先要明确我要买的房子,然后我对你的房子再去问开发企业,这两者机会是好,所以是这么一个关系,就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是这么考虑的。

  【主持人童渊】:也就是说你先是看产品,然后再看企业?比如说买房就买万科的话,买冰箱买海尔的,买电器去国美,你会不会有这种意识?

  【邹晓云】: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但是不是说我开发这个房子之后我不会考虑这个。

  【主持人童渊】:因为据我所了解,当然品牌当他有机会跟地方政府合作的时候,他如果是一个品牌的话,他会得到更多的优惠,政府也希望这个品牌跟他合作,会不会有这种情况你们未来建设部的考虑?

  【邹晓云】:这也不仅仅是政府,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品牌我们把它当一个牌子,或者当一个筐子,里面装实实在在的东西。

  【陈顺】:我觉得说的有些地方我不太同意,买房买万科还不如在北京买中房了,中房在北京有60多个项目,万有几个?东南西北有五个,现在刚刚建四五个,也就是说房子本身有很特殊性,不可移动。人们在买南层的时候,他没有,现在万科还有一个,就是说人们的生活区域,家里的亲属,小孩上学方便不方便,生活习惯,我觉得房子和其他的产品最大区别就是他不可移动,你这个电视再贵我搬走了,房子不行,所以我觉得实际上人们在选择房子的时候是受很多的约束,我们认为品牌的东西会影响人们的选择,所谓人们说位置位置,地段地段有升值的含义,同时人们在选择的时候,我在西北,那西北不见得因为没有万科我就不买了,所以说房子特殊的属性决定了很多东西,跟其他商品不一样。

  【主持人童渊】:为什么我刚才说买房子买万科,没说中房,确切的说北京人不知道中房在北京做了什么项目,确实是,包括我在内,我前两年才知道中房,因为他更多跟人合作的过程中他没有把自己的品牌打出来。孟总你想想为什么没有变成中房花园,地名文化的东西你能不能跟大家讲讲,说说你的教训跟我们听听。

  【孟晓苏】:讲到项目品牌,企业品牌,我要加一个地名文化,怎么样能够实现地名,几方面的良好互动,协调发展,因为一个城市地名是一个城市多少年凝聚出来的,我们的品牌,房地产品牌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品牌,就在于他要改变这个名字,可口可乐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品牌,但是你到哪个城市找一个可口可乐大街看,微软公司世界财富第一强,你到那个公司给我找一个微软大街给我看,没有,但是我们的项目可以改变一个经营。我在国外我就发现有拿企业的牌子改变地名,比如说香港我就看到宣尼士大街,并不好听。我们北京是一个悠久文化历史的地方,这个文化的地名是多少年来形成的,别的不说,就说咱们东单、东四、西单、西四,为什么叫四?因为它原来是一个排楼,按照排楼后面再按一个小街,东单一条、二条、三条、四条,这样我问童渊你住哪儿?我住东单三条12号,就是东单第三条街12号,这就是北京历史形成的文化,这些文化凝聚到了地名,这是祖宗留下来的遗产,我们用我们的项目改变它。过去我们确实吃过没有打中房品牌的亏,但是我们的企业在有些地方把这条街命名为中房街,我要他们取消掉,不要这么做,我们在外地有来条中房街,我让他们取消掉,我们在每个城市有20个以上的项目,我这里并不是说只在一个城市只建的项目,那个影响,我主要说中房我们要自律,要尊重地名文化。

  现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一些地名已经开始有变化,比如说在三环路上开车,立交桥不是叫联想就是叫四通,后面人大代表提了意见说找不着路,三四百万块钱就改变一个命名,这个事情也做的没有道理,这才把西直门,东直门给改了,但是我们看到我们小区建设起来,我们都是在地下建房子,我们小区名字起的五花八门,过多把企业的品牌,把自己企业的名字更多显性化加在小区上,这个多了就不好,这里面需要我们房地产企业家们反思,我们更深一层反思我们的品牌文化和城市地名文化之间的矛盾,我们要更多的保持地名文化,比如我们在这个地方,我们叫翠微,历史上叫翠微,我们就命名为翠微,很好找。我们旁边有一个项目叫玉渊居,因为这个地方原来就叫玉渊潭,我把玉渊居改成中房新城行不行?也不雅,所以从这点上我们还是内部要求把中房小区都作为命名小区,因为尊重地名文化是我们东方人要追求,也是我们房地产企业要追求的。如果在一个城市开发项目打一个品牌还是不错的,丰富了城市的地名文化,所以我们员工提高来看着别人的企业怎么命名,是我的儿子应该姓我的姓,都应该姓中房,这对我们的企业不适合的,主要是我们在很多城市开发的项目更多,我们也想提醒一些企业,当你们在一个城市开发项目过多的话就有问题,过多的话就会搞乱地名文化。我们想把小区全部都按中房命名,现在个别的项目命名都是不错的,中房和别人不一样,如果要是把地名都卖掉,都变成企业冠名,我们这一代人拿自己的企业名称做地名的会被后人耻笑。刚才我讲如果我找童渊他告诉我他住在东单12号就比较好找,以后就不那么好找了,小区都被企业冠名了,童渊告诉我你过国美第一商街,穿过远洋新干线,就能找到我住的地方了,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做城市现代文明的建设者,还要做城市永久文化的保护者,这是我们房地产企业的责任,最后我再说一点,我这个图版只是作为我们自己的自省,我们支持其他企业,特别是在一个城市刚刚新建小区的,我支持你们打你们自己企业的品牌。

  【主持人童渊】:我不知道你们是赞成还是不赞成?或者是表示中立,我们也会同样关注这个事情,下面有中远的,有华侨城,请你们谈一谈。

  【陈顺】:实际上推广地名,理论上说是两个概念,项目的推广是要经过北京发改委批的,你没有一些封面,没有一些对但当地方方面面侵蚀的都可以批,特殊的一些名称,像我们叫中体奥林匹克花园,要得到相应机构的认可,比如说中国奥委会,这是推广名。但是你这个小区建完,交付给业主使用的时候,你再看到业主的产权证,北京奥林匹克花园五年了,最后给产权证给北京朝阳区东坝225号,他有《地名法》的,当然《地名法》是对地名保护的,你这225号代表三千多户,奥林匹克花园南区一号多少多少号,我觉得作为咱们项目推广名和地名是很重要的。还有在起名的时候一方面要响亮,品牌的推广问题,企业品牌映照的问题,同时也应该回避一些当地文化不能相容一些负面的东西,激化的东西,我觉得我们今天来的都挺好的。

  【主持人童渊】:由于时间关系,我想在今天结束之前请李总那边说出一句对品牌的感言。

  【李晨】:我说消费者在购买房屋的时候,因为我听一个人我们不去看宣传,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没有几个人懂得房子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希望他们还是要注重品牌。

  【陈顺】:我觉得品牌的房地产,在决定房地产的市场多付出一点是应该的,为房地产健康的发展应该说多做一点贡献,要有社会责任。

  【肖劲】:品牌必须先有品再有牌,你得有品质,品位,你得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做自己的品牌。

  【陆新之】:我觉得两句话更贴近,基本上房地产还是知名度时代,或者叫做前品牌时代。第二个有品牌追求比每品牌追求要好,什么时候做,那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尹中立】:我刚才说了一句话,再重复一遍,为了树立品牌,首先要活下去。

  【主持人童渊】:但是用什么方式活下去?

  【尹中立】:首先要活下去,就是要充分把握市场的波动,不能要反,你不能像一个烂尾楼,你的企业就成了一个不了了知的企业,一定要活下去。

  【王珏林】:我认为品牌不应该仅仅是发展商自己的意识,是消费者共同享用的东西。

  【邹晓云】:我希望咱们广大的开发企业,能给我们消费者做货真价实的品牌。

  【孟晓苏】:我认为房地产企业既要重视品牌,更要尊重城市的地名文化。

  【主持人童渊】:对品牌来说我没什么说法,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所以不多说了,今天非常感谢大家,也非常感谢在网上跟我们一块儿互动的一些网民。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台上台下的嘉宾。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