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适当的态度才是可接受的爱
(2010-04-16 20:41:19)
标签:
态度杂谈 |
最近频繁遭遇批评让我陷入深刻的反省。
开始是常参加的节目组。大家出于对我的爱护表达相当婉转,但我知道观众所反馈的措辞必然相当激烈,否则不至于到上会的程度。意见集中在节目中的表情过分凝重、措辞过分激烈、表达过于生硬。后来是博客中有朋友留言“讨厌”我的冷冰冰表情和过分偏袒男性。
乍一听到,我很受打击,虽然嘴上没有辩解,可内心替自己叫屈:我想说我不生硬、我不冰冷、我根本不会性别歧视。我尤其想申辩:身为女性,我觉得我国的女性长久地生存在相对低的社会地位;我觉得我国的女性是世界上最吃苦耐劳忍受高压的群体;我觉得死灰复燃的妻妾文化对于我们优秀的中国女性尤其非常不公平……
但是,冷静下来,我开始反复看网上依然能找到的节目视频,尽管节目出于收视需要会有与我的专业不同的侧重,但我确实看到了自己生硬的表达、激烈的措辞、凝重的表情……如果现在我依然还想给自己找借口,我会说:时间很短,我希望用比较重的话给需要帮助的人们留下更深的印象,或许他们因此会恨我,但如果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能给他们在困难中提个醒,我愿意;我会说,因为每天接触的都是拼命付出、却没有抬头看对方反应的求助者,把劲朝错处使,内心特别替大家着急,由于了解这样的习惯改起来难比登天,所以那份急使得我忘记了调整自己的表情;我会说,因为内心深深感知女性的痛苦,又知道她们对丈夫要求越多越会失望,于是只好帮她们打消那些只能给她们带来痛苦的期待,让她们从自己身上找寻出路……
但是这些都是借口。
事实是,我的专业素养没能在人们最脆弱、无助的时候给我提供足够的内心能量,我允许自己的焦急彻底暴露并给本来就很困扰的求助者带来更多压力;我用自己尚无法完全释怀的失望给期望得到支持的人当头泼了冷水……
我其实根本没有借口,给信任我、一直关注我的人们带来对心理这个行业都表示怀疑的失望。如果从心理上深究这个失望的来源,我时常在工作中会言之凿凿地告诫人们:如果您一心疼爱孩子,却得不到孩子的信任,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如果您对丈夫满怀柔情,却得不到对方的疼爱,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如果您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却得不到同事的支持、领导的提拔,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表达方式。
今后我会常对自己说:如果你自以为是在帮助别人,却总让人无法接纳,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表达方式。
对此我内心充满歉意。
我将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从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