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房地产与社会学 |
深圳楼市最近成了众矢之的,从中央到地方,陡然间多了很多目光注视着深圳,楼盘开盘的时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现场监管销售,更不消说其它的明查暗访。最近听说要取消VIP卡的销售,乍一听,仿佛跟前些年禁筹令差不多,都是限制销售手段的做法,但仔细一品,又有不同。
不同在哪里,暂且不说,先来想象一下,取消VIP卡之后,我们的房子要怎么卖?
方法一,排队。
这个方法是从香港传过来的,听起来很公平,先到先得,在楼市初期,我们大多用这个办法。
随着楼市持续走高,先到先得制就逐渐成为稳定交易秩序的一大障碍。1993年,深圳海丽大厦的销售现场,置业者、炒房者彻夜7天7夜排队买房号,成为深圳房地产市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一幕。
先到先得的自然交易秩序,存在天然的原始缺陷,在楼市炙热时便明显暴露:
1、造成长时间的排队现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置业者不知道楼盘何时销售、销售多少,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必定会造成昼夜排队现象。
2、卖场不易控制。排队人数过多,时间过长,造成置业者情绪波动,开发商稍有闪失,便会引起场面混乱,给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3、增加开发商的成本。记得深圳中心区的星河"国际销售,当时排队人员超过200人,恰逢天气不好,大雨连绵。星河地产只得临时投入人力、物力,紧急安排雨伞、被子、大衣等生活用品。这样的结果是开发商疲惫不堪,消费者叫苦连天。
4、内部人员谋利。内部人员总是先于消费者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因此,内外勾结,制造新的不公平现象。
5、助长市场投机。排队取号的巨额暴利,滋生了一批“排号专业户”。这在香港、深圳,都不少见,香港排队售楼曾使得黑社会势力得以介入。
结论是,这个方法过时了,行不通。
方法二,改良认筹。
不能排队了,总要让自己的客户知道什么时候开盘吧,认筹是取消了,那么就改良一下认筹,试试看。
先说认筹制,我们的认筹制基本操作流程是:项目在楼花阶段采取认筹方式,表明购买意向,到公开发售当日通知客户前往选房抽号,置业者不用整天在售楼处排队等候。认筹制能比较好的解决房市持续走高时排队混乱的问题。
改良认筹制,就是楼盘取得销售许可证后明确公布价格,公布认筹时间(大约3-5天)。在这段时间内,消费者可以充分了解房屋的品质、区域前景等等相关信息。过了这个时段,认筹结束,不得再实施房号销控。这样既可以解决排队混乱现象,又可以有效剔除虚假需求。
这个办法看起来不错,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认购交易。
内部认购现象在市场上一直以来备受指责。实际上在全世界包括香港,任何产品都有内部认购的惯例,内部认购是市场一种合理行为,无法根除。
内部认购之所以被指责,全因信息不对称所致。因为消费者总是迟于内部人员获得房屋销售信息。因此,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将内部认购外部化,即信息公开。内部认购一定要是真实的需求,打印买卖合同,送国土部门备案,而不是原来虚假合同买卖,这一制度上的安排,深圳市政府是做得比较完善的。应该注意的是,内部认购的房子也应该对外公布成交房号和成交价格。况且,内部成交价格也是一种市场行为,价格应该进入新房销售的平均价格之中。这种公开化还可以拉低房价,使得数据更加真实。
如果可以这么执行,这个改良认筹的办法应该很合适,可是这个办法怎么看,怎么像VIP卡的销售办法,只是换了个说法。
说到底,销售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更好地公布信息,让销售顺利进行,如果在这个基本上进行,那么VIP卡,不是问题。
我的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