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狼来了”的中国版

(2007-08-21 17:18:50)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房地产与社会学
 

“狼来了”的中国版

 

关于楼市的未来,有些话说了等于没说,没有什么意义。比如:“没有只升不跌”的房价;“等到房价下跌时,会有负资产出现”这类;有些话就不同了,说这些话的人都号称是专家学者和投资界高层人士,他们的说法,比如 易宪容博士说“中国按揭质量比美国次级按揭质量差得多,一旦出现问题,其影响力也要大得多”,比如“奥运会之后,中国股市、楼市齐下跌”之类,就颇吸引眼球。

本人在2004年曾写过《忽然一冬泡沫梦》的文章,可见早在2004年易博士们就宣称地产泡沫将要破了,虽然当时本人坚信房价没有泡沫,但是就像“狼来了”的故事,总有人在喊,人们还是要放下手中的工作,操起家伙去满山遍野地去打狼。除了浪费精力不说,最麻烦的是没有打到狼之后,武装起来的打狼队伍不能没有面子,下不来台,就开始打那些说“狼还没有来,真的狼来了,只要像猪小弟那样,坚守我们房子就行”的人。在这几年打来打去的过程中,人们忘记了多建稳固的房子,当然更没有精力去建社会保障性住房,于是房价继续上升。

喊“狼来了”的小孩子们此时突然发现,那些“盖房子”的人因房价继续上升而占了大便宜,他们是真正的“狼”,于是开始号召人们整治,成功地转移了自己预测的失败,这是我看到的最聪明的小孩,典型“狼来了”的中国版。

好了,现在“狼来了”的喊声再起,我们怎么办?这个中国版的狼来了的故事结局有如下可能:

——狼来了,中国人现在就开始做充分准备,齐齐打狼;

——狼来了,中国人完全不信,被狼吃了;

——狼没来,部分人都在准备打狼,部分人发了财;

——不管狼来不来,中国人的房子都加固了,也建全了防狼网,大家都在该干啥干啥。

我认为,既然是中国版的故事,我们应该选最后一种结局。

我们总结过去一系列喊“狼来了”孩子们的特征,基本特点如下:

A、孩子似地夸张,比如20032004的“上海跌50%,北京跌30%”,总之“狼”不来则已,来则“大狼”;

B、用人家的“狼“吓自己,比如北欧的郁金香,日本的九十年代,香港的金融风暴和现在美国的次级按揭,一句话,历史总在重复,而且在中国当代一定发生;

C、总吓唬老百姓,说狼只吃老百姓,其实那些对狼不管不顾的人(炒房者),只要泡沫暴破,才是最先被吃的,中低收入老百姓怎么会最惨呢;

D、站在左派立场上,就有道义上的正确,狼来不来根本改变不了他们一直喊“狼来了”的政治正确性,反正一直喊狼来了,总有一天狼会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也!

我认为他们不太负责任,如果他们不是小孩子那样健忘,他们应该向人们交待一下自己到底喊了多少次狼来了,理由是什么,为什么狼没来,然后再喊的时候,也应该说明这是他第几次喊,为什么还要喊,然后注明信不信由大家自选判定。

其实“三个小猪”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狼来了也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去造一个牢固的房子。我认为这个牢固的房子就是“24号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只要这个精神得以真正贯彻和不断完善,房价泡沫什么时候破,破不破也就不值得全民关注了。

 
我的推荐阅读:

为什么说,“如果是自住,什么时候都是买房的好时候。”

昏招,杀招,暗器与大道

取消VIP卡后的猜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