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老肖谈房 |
“住房”并非人人拥有,但人人都有自己的“住房观”,不同的“住房观”决定了不同人的生活质量,也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跟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样,“住房观”也是很难改变的,但“住房观”受外界的影响最大,也是最现实的一个。拜时代发展所赐,现在每个人的“住房观”都可以展现出来了。
我认为“住房观”有以下几种表现:
1、买或租。
2、是否等待时机。
3、是否一步到位。
4、是在郊区买大的还是离市里近买小的。
5、是否出租?
6、已经投资了两套,是否继续投资房产。
绕来绕去,所谓“住房观”原来是围着一个“钱”字打转。
“花钱如流水”,过去是形容不爱惜钱财的贬义语,现在则成为一种消费常态。我比较喜欢“能挣会花”的说法。节流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开源。投机性获利,只要是社会法律所允许的,投身其中,不仅无碍道德,也是当事人的一大人生乐趣,大里说,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好处。
但无论怎么消费,中国人积攒财富的习俗是改不了的,尤其说到买房,全体中国人都乐此不疲。人们不仅为了享受房屋带来的生活品质,也希望通过买房显示财富。不过我还认为,买房可以锁住消费(如流水般难以控制)这条蛟龙。这也是一种住房观。
从我多年跟客户交流的经验看,我把涉及自住的“住房观”总结为三个,望大家借鉴。
首先为了省钱,即可以锁住消费。年轻人通过买房可以节省下来不菲的租房支出,为了还贷又不得不控制自己追赶时尚的消费,同时,成为“有房一族”后可以更安心地为事业和婚姻设计未来。此时购房“宁小勿远”是关键,拿年轻人宝贵的时间换取郊区大几十平米的房子是最不划算的“住房观”了。
其次,购房要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许多客户购房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现在越来越敬佩这样的客户了,同时也为他们的眼光所折服),我相信他们的决定的正确的、也是非常有远见的。从国外房地产的发展规律看,好学校附近的房价普遍要高于其他类似区域,现在看来有其必然的原因。既然房子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就让它来为我们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最后为了挣钱。大多数客户在购房时都会把这个因素摆到首位,出发点是对的,但仅以此作为购买的依据就不对了(当然,有钱投资是另一回事)。房屋升值是客观的,客户无法左右,其实对于开发商来讲可以控制的因素也不多。客户从购房中挣的钱实际上更主要地表现在购房的时机上,至于区域的选择,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法统一标准。
咱们北京人也是中国人,也是俗得要命地要去买房的中国人,而且还要跟来自全国各地的购房者竞争。既然买房可以省钱、可以解决子女教育、可以挣钱,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等呢。难道是那些谁都无法左右的因素在左右你吗?
钱是用来消费的,早晚要花掉,让房屋这个好资产锁住消费这条蛟龙吧,同时您还能得到许多。
前一篇:戏说打折
后一篇:开发商与客户不同的算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