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说说我心目中好房子的一个标准。
好的房子不管买的时候是便宜还是贵,使用起来都应该是经济的。
不好的房子正好相反,买的时候看似便宜,但越使越贵——最后可能落到买得起,使不起的境地(我认为经济适用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今的项目越做越成熟,卖点层出不穷。客户在眼花缭乱的同时,目光往往只停留在项目的价格、户型、装修标准、园林景观、配套等等这些表面现象上,“使用成本”这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客户仔细考虑过。
使用成本,个人认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首先是交通的成本。一家N口人,早出晚归的成本你仔细算过吗?可能你会想“我家有车啊!”,可你家的车能人手一辆吗?买车、养车的费用低吗?小区里的停车方便吗?除此之外,还有种种恼人的后续问题正等着有车族呢!具体的交通成本分析,我这里就不做了,说一下我个人的建议吧,那就是——尽量在地铁沿线购买住房。地铁正在并且还要继续改变城市的地理气质。国内地铁沿线的项目价格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但和世界其他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以东京、香港为例,地铁站附近的住宅要比没有地铁通达的地方贵一倍以上;即使不在站口,只要是在沿线,仍然要贵许多。可见地铁沿线的物业升值是必然趋势。概念大部分是开发商制造出来炒作用的,货不真价不实,可地铁却是万无一失的好概念。你想啊,每公里4、5亿元成本的地铁通到你家门口,你占用了多少社会资源呀,光凭这点,各位再买一套的心都应该有了才对。
其次,建筑本身是否节能是另一个关键。近些年来政府非常重视节能的问题,我在这里说它重要有点儿赶时髦的嫌疑,但事实的确如此。我国的能源紧张已不容置疑,而可怕的是同时存在的浪费。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这难道不足以让您担心以后的使用成本吗?这个问题在北京尤为突出,北京是个纯能源消费型城市,油、气、煤、电全是从周边省份调进来的(现在连水都是了),所有的成本其实最终都会转嫁到每一个使用者的头上,并且谁又能保证能源以后不涨价呢。幸好,有些开发商开始以节能为卖点了,希望各位在购房时多考虑项目的各种节能的参数,在关心户型的同时,也要关心一下外墙的厚度和保温方式。
最后,你家的供暖是自己解决的还是集中解决的?北京许多项目的供暖是小区自己建的,更有甚者,要用住户自家的燃气炉取暖,我认为这种运作项目的方式不可取。事实证明,集中供暖才是最经济的,任何开发时省钱的思路最终都会导致日后使用成本的大幅增加。现在许多西方国家都在投巨资改造原有供暖系统,目的就是为了节约能源。中国人有节俭的美德,但房屋建造时给您留下的遗憾是以后解决不了的,这只有您在买房时多加考虑了。
真心希望节能项目越来越多,各位客户的房子不管买的时候贵不贵,但使用起来是便宜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