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实际上,悬浮式车顶并不是近年的产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路虎便将这一设计应用于量产车型。
1981款路虎揽胜
传统的悬浮式车顶是通过对立柱配色达到在视觉上分隔车身与车顶的悬浮效果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连接车身与车顶的立柱涂黑,远远望去车顶就像悬浮于空中一样,这也是悬浮式车顶(floating roof)名字的来源。设计师通过车顶悬浮设计来强化窗框线条的整体感,突出车辆侧面层次,进而打造车身富有朝气的形象。
时至今日,路虎仍旧引领着SUV悬浮式车顶的设计潮流,并且将这一设计扩展至旗下的多个车型。这种设计运用在SUV上,可以有效避免庞大车身带给人们的厚重、笨拙的视觉效果,让车子看起来更轻盈。
第四代揽胜
揽胜运动版
发现神行
极光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衣钵。当然,他也成了国内众多SUV效仿的对象。
陆风X7,连车头的英文都很神似。
吉奥GX6,模仿就得到位,配色都不能有差异。
力帆X70,一个出色的摩托车企也是尽力了,只能说极光实在太有号召力。
当然,长城哈弗也在路虎这儿汲取了不少营养,还好只是神似,至少保留了哈弗自己的特点。
哈弗H6
Coupe
哈弗H2
悬浮式车顶可以在视觉上降低车辆的重心,让车子更具运动气息。小型SUV采用这种设计后,显得更加活泼、俏皮。
哈弗H1
其实,长城的“悬顶”设计也是有些历史的——
早在2008年,长城炫丽便采用了这一设计。这款两厢小车,是长城进入轿车市场的第二款产品。
长城炫丽的设计参考了丰田在北美推出的Scion
xA,取巧的是,长城模仿了并未在国内上市的车型,有效避免了“撞衫”情况的发生。
悬浮式车顶还存在着另一种解释:“一种在车顶中根据路况调节车体钢度。去掉了传统式的壳体,代之以铝合金或金属的电机壳体,壳体采用凹凸式结构,并以三条或三条以上内凸式安装筋与电机定子一体或固定连接,通过增加或减少补充壳体调整悬浮动态。”
好了,暂时抛开这些拗口的术语吧,调整车体钢度的事情交给工程师去处理,我们只是外貌控而已~~
其实,广义上的“悬浮式车顶”,再往前可以追溯到Mini那里。注:这里只是M为大写,因为2001年BMW将Mini的商标升级为全部大写的MINI,紧接着,他的尺寸也是越做越大。
1963年的Austin
MiniSuper-Deluxe,当时它还隶属于英国汽车公司(British
Motor Corporation,简称BMC)。
严格意义上说,老年间Mini 的“悬顶”效果只是其特有的白顶涂装方式所致,他的A、B、C柱还都是原色车漆。而2001年后重新生产的MINI,就可以算是当代的“悬浮式车顶”了。所有立柱都被“隐身”了。
今年,日产似乎开创了自己的“悬顶纪元”,把悬浮式车顶带入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并涵盖了旗下的多款车型。
日产新蓝鸟利用C柱将侧窗玻璃与后挡风玻璃连接起来,平滑的过渡线条似乎在引导人们忘掉C柱的存在。日产称其为:无边悬浮式车顶。
西玛和楼兰也同样采用了“悬浮”设计。
不同的厂商对“悬顶”的设计也不尽相同。有些车型,则会选择性的保留 A 柱或 C 柱为特征柱,为了不给车顶带来太多的抛离感。
福特探险者对悬浮式车顶有着自己的理解,可以感受到非常明显的游艇风格。
雷克萨斯最新的RX车型也引入了悬顶设计,并与侧面腰线有机结合起来,给人创造了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这一“悬顶”为别克威朗轿跑平添了几许动感气质。
这么时髦的设计,比亚迪肯定不会漏掉。新能源汽车“宋”的身上,隐约透露出了几分哈弗H2的影子。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双色车身”。
再看看雷诺Captur,此车于2013年3月日内瓦车展首发,紧接着哈弗H2于一个月后的上海车展面世。只能说哈弗的速度实在太快,H2在市场上风风火火的卖了一年,国产版的雷诺卡缤才姗姗来迟。
广汽传祺GS
4已经连续两月将大众神车途观挤出SUV销量三强,这背后想必也有悬浮车顶的一份功劳吧?
中华V3,华晨汽车的当家小生,也采用了“悬顶”设计。
曾经的隐藏式B柱设计,强化了侧窗线条的整体感,而这一设计现今已成为主流。而悬浮式车顶将“隐藏”与“分割”做了最新的诠释。至于究竟好看不好看,各位看官们见仁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一段时间内,“悬浮式车顶”设计还会不断地出现在大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