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上的保时捷Mission E
最近法兰克福车展很火,但前一段,大众集团新管理层和战略层的人事涌动也很吸引眼球,事情的起初是因为文德恩留任大众集团CEO的事情。国内一些KOL大肆炒作什么“文德恩击败皮耶希,走向大众集团权力顶峰”,紧接着就是各种“拍马屁”:文德恩和皮耶希都是工程师出身,最为适合成为监事会主席;力挽狂澜于金融危机,收购战中逆袭成功;带领集团提前完成“2018战略”,管理才能无出其右。如果不了解大众集团的人真以为文德恩一个人拖着大众走了一条追赶丰田的捷径。
皮耶希与文德恩
最近,一份欧洲保时捷控股(大众集团最大股东)提议“现任集团CFO潘师接任监事会主席”提案的通过改变了媒体的风向标。有这条消息产生的一些媒体的大致观点是:潘师2003年就成为大众集团CFO,那时文德恩还在奥迪,时间上有优势;在保时捷收购大众的危急关头,他凭借自己财务方面的优势发起反收购(最近万科A最大股东也发生变化了,公司决定回购股票);潘师担任保时捷财务总监时行事温和,与保时捷控股关系拉近。
潘帅
这让我想起了皮耶希出的那本书《汽车和我》(感谢送给我这本书的朋友),这本书刚刚出版的时候,皮耶希对文德恩和毕睿德的评价都是很高的。那么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了,几个人纷纷反目呢?因为维度发生了变化,不论是大众汽车的三维还是他们几个老将的年龄和心态。如今的大众已经是一个仅次于丰田的汽车帝国了,如果你带着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弱点去思考这些事情,这反而更容易让人理解。
毕睿德与文德恩
虽然,我不清楚这十几年大众高层都发生了什么,但每一个节点都不仅仅是一两个原因造成的。如果我们设想一下,没有2007年的金融危机,很有可能保时捷“收购祖产”就一帆风顺。也许魏德金很有可能不用带着两亿欧元回家去开饭馆,离开大众汽车的很有可能就是文德恩,而奥迪班子里的穆勒也就不会来到保时捷……
魏德金与文德恩
但是,历史哪儿有那么矫情,反正是潘师或将接任监事会主席一职,而这一决定绝非某一个人能决定的,所以从来就没有谁击败了谁。很多媒体的观点是大众从“技术型企业转向利润型企业”,我不知道这些人学没学过初中政治,我反正是学过,一段话我记忆犹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虽然,我觉得说的有些血淋淋,但企业就是企业,追求利润和CEO什么专业毕业关系不大。所以在挑选监事会主席这一点上,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站到了一侧,毕竟露易丝和费里都姓波尔舍,因为无论从哪里说这都是“家事”,一个有能力、懂技术而且行事风格很像皮耶希、掌控大众能力强的外人是不可能成为费迪南德•波尔舍所创事业的接班人的,让CFO潘师接任皮耶希的职务并非什么“逆袭”,而是一个庞大汽车帝国长治久安的战略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