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牌制胜——《我的团长我的团》

(2009-03-17 10:08:04)
标签:

我的团长我的团

士兵突击

张译

分类: 营销时评

深圳南方略国际营销&品牌咨询机构总经理  刘祖轲

 

品牌制胜——《我的团长我的团》

 

挟《士兵突击》之威,原班人马乘势突击,推出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在江苏、上海、云南、北京四家卫视播出,本来约好了一起播放,结果是四家电视台各处奇招,混战一团,最后只好由广电总局出面给与解决,创造了中国电视的一个里程碑。之所以为此还在于其背后云集的充满期待的电视观众,而此背后还在于《士兵突击》为这个“原班人马”打上了一个“烙印”——Brand(也就是所谓的品牌),它是这个充满物欲的年代对纯真和激情的呐喊,而这一品牌核心价值的确定和成功打造,为《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出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康红雷+兰小龙+段奕宏+张译+张国强……的组合构成这个牌子核心价值的来源。

 

王宝强、张译、段奕宏、张国强等在《士兵突击》播出后,红遍了大江南北,出现在各个节目中,所以该剧仍然选择了《士兵突击》中原班人马,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原班人马的市场认可度,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原班人马打开市场。如果说《士兵突击》是母品牌的话,这些演员就是子品牌,正是子品牌的出色表现成就了母品牌,也正是子品牌的有效组合、出色表现才保证了母品牌含义的一致性,最终形成母品牌与子品牌的共生局面。

 

品牌制胜——《我的团长我的团》

 

尽管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演员动作上有较大的改变,这些人基本上仍然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张译(饰孟烦了)尽管所饰演的角色发生了较大改变,但是就其演绎来看,仍然属于那种充满质疑和总是喜欢改变一些东西的人,而其所保护的对象只是从“许三多”换作了疯子式的“段奕宏”,而段奕宏(饰龙文章)在《士兵突击》执着狂式的性格在《我的团长我的团》则深化成了有点变态式的歇里斯底,张国强(饰米龙)还是那个样子,一激动说话有点结巴……这种人物和剧情风格的延续注定了该剧在观众品《士兵突击》意犹未尽同时,对其充满期待。所以说正是子品牌的延续性保证了母品牌的延续性,也保证了市场认知,正是各个演员特色的延续性保证了整部剧特色的延续性,形成电视剧与演员的共生,说的更远一点,形成了制片方与演员的共生。

 

也许有人问为什么没有“许三多”了呢?难道没有适合“许三多”那种傻乎乎的角色,不是,“迷龙”的副机枪手“豆饼”就是那种傻乎乎的、心地很善良的那种角色。有人说可能王宝强没有档期吧,其实即使有档期,让他加入也会给该剧带来一定风险,一是“豆饼”一角的戏份不多,明显是一个配角,他如何在有限的戏份中有个出彩的表现,演出如果不能出彩会不会给其个人带来负面影响,他的不能出彩会不会让观众对整部剧的制作产生不满?二从整部剧作来看,本剧中张译出演的角色才是主角,前主角(许三多)的出现会不会对后主角(张译)的地位形成挑战,冲淡了主角的表现,主角表现是一部剧的关键,是其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从而给整部剧作带来危险。放在品牌营销中,就是品牌强势不见得都是好事,还要看该品牌在公司整个品牌组合中的地位,是战略地位还是辅助地位,该品牌如何与其他品牌相互协调,传播统一的品牌核心价值,形成统一的品牌印象。

 

在传播方面《我的团长我的团》还借助了一点就是被称作中国的《兄弟连》,可是其战斗场面实在是无法与《兄弟连》相提并论,这种传播虽然在早期会对其市场开拓产生积极作用,只是观众如果看完后,认为被骗了的话,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也就是说品牌传播最好与品牌的核心价值相一致,才能保证品牌传播的长期性。

 

在品牌制胜的年代,懂得一点品牌还是有好处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