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型产业,互联网模式更多是在其中扮演思维的角色。“专注、极致、口碑、快”,引导着很多传统行业在产品思路上做出规划。比如去中间化,我的叫法更狠:自宫。作为我们这样的传统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固有的庞大的销售渠道。我们在全国有300多家代理商,在这个互联网光脚的干翻穿鞋的时代,我们就是穿鞋的。所有产品需要经销商销售的情况下,这个运营和产品成本下不来,无法给顾客极致的购买体验。那么我们怎么在这个价值链上动刀,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其实不能完全自宫。这是一个商业惯性的问题。我的选择是,一定要去中间化,降低成本,但不抛弃我们的代理商。我要做的是什么呢,橱柜、板式家具、沙发布艺、挂墙板、卫浴内门,我们可以做的全屋定制所有产品,只在橱柜上保留应有利润,而其它产品,基本都是成本价平进平出。这里边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其实除了橱柜之外,我们全屋定制的其它产品,只展二三线城市销售很小的一个比重。我做的事情,就是说服经销商,你看,我们牺牲了占10%以下销售比重的产品能带来的利润,但换来了全屋定制这个整体打包非常高性价比的东西,我们的客户会更容易接受,更容易下单,我们的整体订单量会大涨,但利润其实下降的非常少。这是互联网免费的基因在支撑着。
大部分经销商是同意的,所以我们能在全国推广这个战略。当然有的经销商更进一步,说为了获取客户,蔡总你干嘛不干脆连橱柜利润也省了啊!我说有一故事,说一个公主到一个村子里去体验生活,村里人说来了一个公主?真的假的?村长说这样,试她一下,给她睡得床底下塞一个花生米。第二天问公主:睡得怎么样啊?公主说,太膈得慌了,睡不好!好,这是真的公主。我们的客户都是这样的公主,可以在这么一个整体包里看到橱柜的利润么?不会。能看到的你是公主,那就看到吧。这部分客户很像E袋洗面临过得一个问题:有5%的顾客,也许是会把坏衣服放进洗衣袋的,但我是否为了这5%的可能性,就增加交接衣服的程序,让我95%的顾客体验度降低呢?不会。同样,我也不会。
我这样的另一个好处是什么呢,橱柜保持了利润,我的经销商们还会非常踏实,而博洛尼的所有产品,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就有了非常优质的售后服务商。如果一个纯线上的互联网家居品牌,它没有仓储,没有展厅,没有经销商,一切的中间环节都省掉了,但它没有庞大的队伍进行售后工作,它只能做简单而标准化的极少产品。而家居,从来不是一个千篇一律的东西。
比如Uber的对待员工思路。家装在产业链级别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施工队的结款问题。一般是全部施工都结束了,清理、水电隐蔽工程、顶地墙,这些全弄好了,家装公司才会给施工队结钱。uber有一个经验:小步快跑。随时保持激励,保持刺激。对于施工队来说,其实他们的最大痛点就是结款太慢。那么我们就采用这样的方式:在我们的施工过程里,如果7天之内完成,顾客认可通过,而且又给了五星点赞,那么我们当时就为施工队这一部分的工作瞬间结账。你要知道,如果不对顾客示好,怎么让他开口说话?如果不开口说话,怎么可能都是五星评价?用过uber的人都知道,uber如果不主动评价,就是不开口,那么默认评价是4星。就是说,你要说服60%人给你五分。然后Uber还有一个攻略,就是怎么更好地服务顾客,让他主动给你打分(5分)。比如上来就帮顾客开门,车里边矿泉水充电器都备齐了,等等。在我们家装来说,水电改造是最难的部分。本来这就是以前潜规则最多的地方么。想改变顾客这个潜意识:水电改造你一定会黑我,那招数就绝不是一般的能管用,能让人打5分的了。光嘴甜未必够,我们一个工长,说您没时间是把?我帮您遛狗把!什么招儿都出来了。
在整个施工的最后呢,我们有一个在朋友圈分享点赞的回馈。因为我们发现,除非做的太差,不然很多时候,连事后客户回访都未必能收到真实信息,可能人家也就对付一下过去了。但在朋友圈分享,就代表他自己的名誉,这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行为,这是最大信誉度的表现了。所以如果顾客在施工结束以后,发朋友圈了,我们队施工队还有奖励。这里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顾客爽不光是给顾客钱,还要让员工和合作商爽,他们才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前一篇:互联网家装的环境红利是啥?
后一篇:O2O玩儿补贴只能变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