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也是猪。因为你还是猪。我们每个人要思考你怎么把控这个风,你怎么去掌握好这个风,怎么提升自己,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去寻找风口,而是真正的把自己变成一点点风就能够飞起来的、能够翱翔的人。”
这是马云在今年年初达沃斯上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对,可以惊醒很多人。包括很多大佬对这件事也很冷静,比如李彦宏说“风口”是投机思维,都用这种思考方式,很危险;马化腾要在风口搭梯子,或卖降落伞和望远镜,防止大家上不去,或者上去了下不来;杨元庆更直言不往风口钻,要练好翅膀等风来了飞得更高。
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BAT,或者联想这些超级大Boss才说的话,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可以稳着来,或者干脆收购着来,也有更多试错机会和犯错成本。我们创业的,抓的就是这个风口,失去了,可能就没这个机会了。所以冷静的人总有,而前赴后继的人更多。但在冲冲冲的同时,看清现在商业环境的运行规律,同样重要。
比如家装圈儿,爱空间带来的互联网装修风潮,就是一个疯狂的风口,各大公司投资的互联网家装公司都开始打出“*88一平米”的口号,一个比一个彪着更低价。其实互联网装修,在之前一直是平台阶段,还没有现在的细分领域垂直阶段。在行业上来看,家装链条太长,信息过大,用户不懂装修,陌生消费,所以平台型服务是有一定机会的。它可以使得入住装修公司、工长、设计师及建材家具商等信息撮合,一定程度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中介的本质,使这种形式介入装修工程管控绝非易事。而平台模式与垂直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核心产品的所有权。平台作为召集者,负责抓取用户流量、做用户交互,提供信息服务,也尝试涉入交易和监管,但不对装修本身向用户承担主要责任。而垂直模式是对装修的一切向用户负责,专注于产品本身,同时也做交互、交易和交付平台。
长远来看,信息撮合平台,虽然也想对施工有所监控,但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垂直模式是行业趋势,信息平台也得做得更垂直;整包产品是用户的需求,虽然10多年前也有整包,但不透明、曾漏项多,无性价比可言。
有一个判断我很认同,就是对家装O2O来说,风确实来了,但那是早期做O2O平台,做用户和装修公司、设计师、工长及选材料的中介风,他们的风确实来了,也走了。一是因为PC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变化。平台模式是PC互联网时代解决装修用户对信息不对等需求的主要方式。如今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超PC,而且家装行业也在逐渐信息透明化;用户也越来越聪明,不满足平台提供的有限服务。二是平台们完成了原始积累,构建了发展壁垒平台模式公司有积累,资源、内容和流量的储备到了一定的量,有了质的变化,这是时间和钱堆出来的;且装修公司、工长、设计师及建材家具商等平台都有领先者,难以超越。三是原有用户群的消费方式在悄然改变目前的平台型服务的用户相对更粗放一些,因为用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便宜、较多的选择性和一定的装修保障上,要求还相对低。而这类用户群体也在慢慢受到环境的影响,改变消费方式,也在寻觅简单、透明、轻松、高性价比的整包装修。
同时呢,平台模式的也在谋求垂直化发展,如介入施工监理及交易保障环节。但对平台模式来说,在垂直化上主要着力点在监理、设计等第三方服务上。
这些互联网家装公式之外,是众多的传统家装公司。他们有的在三四线城市,依托一个区域,做口碑做产品,虽然可能做不到多大规模,但自己能守住一方生意。另外的则是原来的大型公司,比如博洛尼,就必须做出变革。我们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所有的服务和设计理念,把简单、极致、快真正结合到产品里,也做了很多再痛也不得不做的舍弃,让模式可复制化,同时极速提升性价比。小米、雕爷牛腩、Uber,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是我们的学习对象。
风口在哪个时代都会有,但能飞起来又不摔下来,不是看时机,是看本事。
前一篇:O2O成了山寨跟风聚集地?
后一篇:互联网思维碾碎信息壁垒式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