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居 |
这是欧洲一个设计周上的一幅画。
然后把图片放完,第一句话就应该改成:“这是米兰设计周上的一把椅子。”
很多设计周艺术展都有椅子,因为它和人体贴近的最和谐。没有床那么温情,也没沙发那么暧昧,更多是一种理性接触。但这种理性,在欧洲的设计里也能充满幽默感来做创意。其他品牌也有很多类似的作品,比如Moooi。
幽默感是一种相当自信的态度,不管自嘲还是善意的嘲人——比如,郭德纲经常拿于谦儿老师开涮,但从不耍观众的贫嘴,在演出中这就是一种善意的嘲人。郭德纲也老自嘲,按咱们现在话说就是自黑,也是一种亲和力的体现。
国人在这方面有点儿分裂,网络上不管自黑还是黑人得都很带劲,比西方人更能胡闹,娱乐无底线,从远古的芙蓉姐姐到凤姐一系列审丑行为不亦乐乎。可但凡一到看起来蛮正经的地方了,架子就都拿起来了。比如《中国好歌曲》里,有人说《明天不上班》没能拿到更好成绩是因为国人还没有足够的幽默感。这话见仁见智,因为本身音乐的东西就很飘渺,咱不能说这歌儿没好成绩的原因就完全是缺幽默感,而且刘欢这些大腕儿们视野也是很开阔的,自己都能那么唱Blues。但回想一下类似节目,大众到最后评选一个第一第二的时候,是不是还是偏向高大上一些的呢?觉得“正式评比了,该认真点儿了。”就有这么个心态。
设计也是如此。我们潜意识里对牛作品的概念同样是高大上。庄重大气典雅华丽。有一个理论说这是集权、皇权社会长期形成的一个气场环境,所以中国园林尤其是北方代表皇家园林,以雍容大气为最高境界。开阔,广博,方正严谨。从纣王露台到文王之囿,到明清皇宫,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是在自然景观之上兴人工山水的巨作。没错,就是找个巨字,表现了我们以大为美的审美观念。中国不是没有苏州园林这样的士大夫景观园林,不过但凡有机会能做皇帝,大家还都是奔着紫禁城去。
北京奥运会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宏大、气派、往上拔得无以复加。击缶、画卷,直到最后的飞檐走壁点火炬,都是上升的气场和仪式感。当然有人说,这是国际性活动,就是这个范儿的。但从小学开始就能看出来,咱们还是比较爱搞集体操一类的东西。宏大气派有宏大的好处,精致小巧也有它的用武之地。就像西方世界观、哲学体系下形成了它的文化,并成为世界主流。但这种文化走到今天,不管国家还是企业,都面临了一些精神性上的瓶颈。它们太强调自身改造自然的能力,太想逆天,太强势和排斥异己。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在东方文化,这种中庸和谐之道上寻找一些答案。设计、艺术也是如此。缺了哪个领域的灵光,都会不太完整。
包豪斯时代的设计一切满足应用,不满足功能的产品就是不合理的,这时是不需要幽默感的。经济越繁荣,大家就越希望生活变得鲜活有趣。所以可以说,幽默是设计中的情商。现代产品已经不可能再是机械的、冰冷的,为了满足生活上的需求才生产的一种物质存在,这太无聊了。更多的,其实是在为了取悦使用者,让人们达到情感满足的一种传播媒介。一件充满幽默感的产品设计,能干什么呢?调节枯燥的生活、减轻工作的压力、缓解高大上新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冷漠感和紧张感。幽默感设计便是这样,在平淡又匆忙的生活中展现它独有的乐趣。自黑自嘲,调侃生活,用微笑面对一切。在认识到这些情感需求后,设计开始有了变化,或者说一个大转向,不再顾及太多的理性,开始有了感性的纵容——而且,越来越是放纵。理性为主的设计逐渐并正在朝着感性设计转变。所以设计有了感性特征,要求把他理性的意图,内心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这样产品在满足人的理性功能上还能满足人的情感宣泄。
有这么一句话:工业设计师的任务是制造出有用的、令人愉悦的东西。这和那句经典的“爱因斯坦说:成功……1%的天才……99%的汗水”一样,两者都是必不可少。我们的设计师有这样的业务,让设计更加多元化。让设计者和使用者都能享受设计带来的幽默,
走出纯理性的框架,同时又保有设计本身的严谨,拒绝没有下限的丑陋。
前一篇:消费者已被狂打营销免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