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不是拍大片,堆砌元素就完事

(2009-12-24 16:48:07)
标签:

设计

文化

影视

元素

家居

分类: 先锋·设计

  看到这样一个施工中的建筑,在英国,号称“人体大厦”,描述是“该建筑里面完全按照人体的内部结构设计创作,人体的任何器官,小到牙齿,舌头阑尾,大到心肝脾肺都在建筑里面通过放大比例,完完全全的呈现出来,该建筑的建成为渴望了解自身构造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

设计不是拍大片,堆砌元素就完事

 

  要说模仿人体,之前也有出名的东西。

 

设计不是拍大片,堆砌元素就完事

 

  英国的人体大厦没盖完,我也没看效果图,不好说它的底蕴和意向是如何。不过第二个建筑,要想体现“福、禄、寿”,就摆出几十米高的福禄寿。这和要想体现中式风格,就涂大红,摆龙头,拼窗格;要想体现欧式古典,就猛上皮草,四处贴金是一个道理。手法各行各业都有用:堆砌元素。

 

  堆砌元素是一个很高效的手法,好莱坞就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用这一招。所有桥段在全世界唯一有资格闹罢工的一伙编剧手中,成了调色板里的各种色块。A+B+C放这部电影,D+E+F放下一部,贺岁了,C+A+D吧。这是字母元素系列。数字系列呢,1=明星,2=美女,3=当年部落文化……于是,一部一分钟死一个人3分钟惊呼一次的成熟商业片,可以用1D7CALQ这种代码来诠释。(这是堆砌效果上佳的代表,不佳呢,就是众多国产大片,搭积木一样拼起来,大家看到了明星,看到了美女,看到了飞机撞大楼,没看到电影。)

 

  但电影是用来看的,房子却是用来住的。建筑设计和装饰设计如果也用元素堆砌这一招,未免就太掩耳盗铃了。电影看完可以忘,当时享受就满足。住过就可以忽视的,那时旅店,不是家和建筑。

 

  元素堆砌不光在设计领域,包括文学影视,显露出的表象是:乱用元素。设计一个居室,主人想要中式风格。有多用元素的:头顶壁画,窗纹雕花,门格月牙,一墙红漆,全家360度都是中国元素,住里面像是住慈禧寝宫,说不出的紧张。这种的问题在哪里:他不知道要表现的精髓,没有取舍。我们是现代人不是清朝遗老遗少,居家环境需要现代感的组织结构来串联。你把屋里堆满中国元素,就不是中国风,而是中国杂货店。

  有少用元素的:我也不知道什么元素能体现什么风格,为避免犯错,想喜庆,我就给你刷红了;想深沉,我就给你做旧了。于是,想要大富大贵,又要身体安康,还想仕途得意,怎么办?第二张图片那样摆上福禄寿三位老爷。这种的问题在于知识匮乏,上一位不知道怎么搭配,他则根本没库存可以挑,只能用最白描,最直观的意向来表达一种精神。

 

  有不多不少,但用错地方的:我用细节精致的椅子来衬托主人成功尊崇的身份。可惜细节雕花越繁复,越是接近晚清的风格。此时龙脉将断未断,宫廷豪门追逐细琐花纹的志趣,已代表国气渐弱,眼界渐窄,愈加追寻微末细节的表面繁华。用明代大国之象下的简洁明朗,反而更好。

 

  设计领域中舍元素堆砌与求有机结合,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难。非要说有什么法门,其实就像上面那个例子所示,一是专业本身,又精又广。设计或建筑最终体现在客户和公众眼中的表象,确实还是元素。那么你就要熟稔每个风格中,每个元素所代表的意义,和古代、当代设计手法中,哪些技法可以将它们编织在一起,在视觉上形成流畅完美的整体结构。对比电影,这就像组织桥段的手法,与如何按需取材,挑选合适的明星大腕,而不是找小沈阳养哲学片,美其名曰表现不一样的风格。

 

  第二,则是一句话:“功夫在诗外”。设计技法是骨骼肌肉,文化修养才是贯穿其中的血液。一个设计师,应该也是一位好的历史爱好者,好的生活家,好的社会学家。做中式设计,搞不清儒释道如此泾渭分明的三教,为何在古代中国能融会贯通成为士之脊梁;中国哲学突破的刹那,比西方几大文明延绵温和多的理由;兴盛时衰败时华夏土地的审美风格变化,你就不可能做到大师。而这些,不是我们上学时或在工作室公司可以学的,即是修养,自然是天长日久,个人积累所得。

 

  如果说还有凌驾于之上,可以将各种元素拿捏自如,聚起来气势磅礴,散开来云淡风轻,没有一丝斧凿痕迹的,那恐怕就是骨骼肌肉、血液之上的仙气灵魂。我所见也不多,真正遇到的,都是表面上的设计师,内心的哲学家。

 

  蔡明自留地“蔡园子”(点击进入博客圈),欣赏铸造生命力的家居,阅读大师心灵的设计,把玩优雅刺激的时尚。

  蔡明推荐文章:

 

  《商道》中的蔡明需要注解

  商业是设计的镣铐?那就带着镣铐舞蹈 

  哥本哈根只是一个阴谋论? 

  迪拜那些烂尾的建筑奇迹们

  减排,拯救地球还是绑架地球?

  生活方式的颜色,树木的绿还是沙尘的灰

  当代艺术可以做弼马温,但不要扔了金箍棒 

  花木兰:性感少女与柔情巾帼间的数次转身

  住的是房子,还是平米?

  中国设计最后要参透的禅机  

  中国设计何时能影响世界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