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历时10个月的“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终于落下帷幕。李旭丹和姚迪两位选手笑到最后,一夜成名。
简单盘点一下,发现有三大赢家。
第一个赢家是北京电视台。虽然它在和胡玫导演的较量中输了,但是它还是最大的赢家。被“复活”的不仅仅是李旭丹,还有北京台本身。依靠红楼选秀,北京台一举进入了此前由央视、湖南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构成的中国电视娱乐第一方阵。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随着北京台领导的变更,北京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版。改版后的北京台一套和二套在娱乐内容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一点有目共睹。但是,要想真正跻身中国电视娱乐第一方阵,北京台必须拥有一档能够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直播节目(湖南已经有了超女和快男,上海也有了好男儿和舞林大会)。因此可以说,红楼选秀活动不仅肩负着为《红楼梦》选拔演员的重任,更肩负着帮助北京台树立崭新市场形象的重任。虽然这档节目在细节执行方面同湖南和上海文广的同类节目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特别是舞美,还是那么土,让人以为是谁不小心把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放大了展开后挂在了台上),但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它填补了此前北京台大型真人选秀方面的空白,这就够了。
第二个赢家是胡玫导演。在此之前传出的北京台和胡玫导演围绕入围人选的种种矛盾,我不大相信这是空穴来风。最后的结果证明了胡玫导演在这件事上的权威,我认为这是问题的正解。活动的目的就是为新版《红楼梦》选演员,你不让导演定让谁定?选秀活动规则最好纯粹,要不纯粹依靠群众,要不纯粹依靠权威,不要试图二者兼顾。其实,两种规则下的真人秀都可以非常好看,但你要硬把两条线揉在一起,反而可能不伦不类。顺便提一句,我认为宝玉留出空缺是必须的。现在已经不是二十年前;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这样一部大戏全靠新人来支撑投资风险有点高。
第三个赢家当然是李旭丹和姚迪两位选手。无论个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复杂因素,也无论幸运之神对她们如何垂青,她们能够走到这一步都必定有很多内在的优秀的东西,因此她们理应得到我们的祝贺。你管人家男朋友是谁呢,我不相信胡玫导演会甘心去冒一个完全不靠谱的险。
当然,对所有选手来说,这场活动前前后后出现的各种传闻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都不生活在真空中,有竞争的地方就有私底下的活动。我倒希望动用各种社会关系和资源帮助选手晋级的是他们的家长、亲朋好友和粉丝,而不是他们自己。我希望看到他们的眼神中还能存留一些未被污染的质朴和童真,就像“天上掉下”的李旭丹那样。
就在红楼选秀巅峰之战的那天凌晨,中国国奥队的小伙子们在杜伊的带领下在法国的土伦杯赛场创造了中国队历届最好成绩。虽然他们最终在决赛中输给了东道主法国队,但是他们在几场比赛中表现出了一种中国球员身上以前很少能够看到的东西,那就是对足球比赛本身的享受。
无独有偶,李旭丹也在问鼎桂冠后说自己在复活后反而一身轻松,更多的是享受比赛的过程。
生活就是这样,不会享受过程的人往往也享受不到结果。比赛是残酷的,生活也是,但它们还是值得我们去享受。
不知道北京台是不是也在享受一个赶超同行的过程?胡玫导演是不是也在享受一个赶超87版的过程?
相关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