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谜事》:超越代际标识的锋芒
(2012-10-25 21:22:35)
标签:
浮城谜事娄烨秦昊郝蕾娱乐 |
分类: 剑走偏锋 |
中国电影的断代史,在制造了以代际为标识的集体辉煌的同时,也在无意间压抑了个性锋芒。作为第六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娄烨直至现在仍如同一股暗流,不被光照,为主流所排斥,但娄烨始终用自己的电影语言,在夹缝中自由的书写城市及其中的芸芸欲望,以致造就了一部无署名的作者电影——《浮城谜事》。
从处女作《周末情人》到如今拒绝署名的《浮城谜事》,娄烨的电影走过青春残酷物语,走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但是那些大城市中的小人物始终不曾改变,他们没有历史的纵深感,而只是活在当下,所以他们为观众所熟悉、认同,甚至令人感觉同病相怜。同样不曾改变的还有多重的人物关系以及交织其中的欲望、爱。那些无所依靠的单薄却又执拗的情感,游荡在浮城上空,真实且充满压抑。具体到《浮城谜事》中,之所以纠缠、压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爱、性、婚姻之间混乱且难以统一的认知。倘若没有爱,陆洁(郝蕾)和桑琪(齐溪)便不会失去理智,共同造成了一次死亡;倘若没有感情,乔永照(秦昊)不会歇斯底里地维护婚姻。但问题是,爱是如此自私,以致于只有性和占有才能显示出它的炽热;婚姻是如此畸形,以致于两脚踏船甚至不断地寻花问柳之后,乔永照仍然相信自己对妻子、家庭充满感情。爱、性和婚姻,三者始终无法弥合。在寻找、维护爱或者说占有的道路上,痛苦与死亡的阴影常常伴随着脆弱的生命,而欲望也在其中不断的发酵膨胀,两起死亡在镜头反复刻画下,完成了对欲望的冷静书写。
漂浮的欲望充满着躁动和窒息感,犹如不断出现在空镜头里的林立高楼。影片中,空镜头的城市成为人物情感幻灭时的具象写照。城市从来不曾脱离叙事,它们在摇晃的镜头下所营造的空间感狭促且无定性。对于城市,娄烨表现出迷茫但又迷执的感情。城市使人孤独暴躁处处设防,所以相应的,影片制造了荒野树林的景象,以求可以解决城市病症。但远离城市的荒林并不意味着和谐的解决方式,杀害、死亡等等最终以极端的方式警告人们:人心不古,城市与乡野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影片中常常流露出同情悲悯的情绪。上帝视角的俯拍镜头流动绵长,以晃动不羁却又凝神关注的形式刻意描绘出现代都市中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的关系,其间写满了悲怆和怜悯。具体到每个人物,为抓住人物的心理变动,影片使用大量的中景、近景镜头捕捉每个动作和表情。陆洁第一次看到丈夫偷情后回到家中,游离的眼睛找不到任何依靠,隐忍、痛苦以及执迷混杂在一双眼睛里,镜头、演员表演和低沉的音乐共同完成了对现代人脆弱情感的圆满表达。(删节版发于《中国电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