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白发魔女传》:当卓一航和制片模式都是全新的

(2012-10-25 21:10:32)
标签:

新白发魔女传

吴奇隆

马苏

樊少皇

凤凰传奇

娱乐

分类: 剑走偏锋

或许每个男孩都有一段武侠梦,当初年少无知的时候也曾幻想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仗剑行走江湖的大侠。无论是金庸还是古龙还是梁羽生,都曾经是那个时代所痴迷的对象。记得当时初中的课堂上,每每在看过一部武侠作品之后都会在课外有一段很热烈的讨论,对其中人物的对错得失做一番分析,其中谁对谁错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那个武侠世界,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是那个武侠世界里的主角。

 

后来尽管几乎每一部经典的武侠作品都被搬上荧幕,但每一部都有一段遗憾,无论如何忠实于原著总有一种意有味尽的感觉,或许这就是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贾宝玉,只有存在于自己心中的那个版本才是最好的,而呈现在眼前的对象是有缺憾的。

 

由黄伟杰执导,吴奇隆、马苏等主演的《新白发魔女传》无论在剧情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开创了一种新的思路。就剧情而言,《新白发魔女传》尽管其中人物的名字还是按梁羽生的作品而来,但是各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故事情节都做了极大的改动,有些人几乎面目全非,比如铁飞龙、金龙异都几乎看不到原来的影子,但相对来说还是不如王家卫版《东邪西毒》来得彻底,直接导致金庸大发脾气。本片与徐克编剧、监制的《东方不败》一样,都是取材于金庸小说,然而几乎只是撷取了名字,完全天马行空的讲述自己心目中的江湖故事,这与金庸本人自持的正统武侠很不相同。而即使主人公如卓一航也不再是原著中那个纠结在师兄道义与个人爱情之间不断逃避的形象,而更多的采取主动的姿态对练霓裳展开追求。

 

然而,这或许还不是《新白发魔女传》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毕竟在好多时候这种随意的改动收获的多数是批评而不是赞扬。《新白发魔女传》之所以能避开这种改编陷阱,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全新的动作模式,当然其台词风格是向琼瑶致敬。本版剧集,以“虐”为先,苦情悲催的戏码、台词都很高密度,远远超过近年来的琼瑶剧,男男女女都是哭吧哭吧不是罪,马苏都调侃起自己:“我们这拍的是武侠剧嘛?倒像是苦情剧,天天哭,眼泪都快流干了

 

相对于传统电视剧制作都是集中一段时间完成之后再与大家见面的动作模式,凤凰传奇影业直接把该剧的制作推向观众,通过边制作边播放的方式,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积极性,力求使大家都能够投入其中,并获得自己满意的答案。而采取边制作边播出的模式,在当前中国电视剧生产-播出体系中也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

 

然而,仔细分析时,我们会发现,它还不完全等同于美剧的创作方式,因为毕竟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经典原本在制约着。可以说,这是把中国的电视剧创作传统与美式电视剧创作方式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它既不是纯中国的,也不是纯西方的,而是二者杂交的结果。

 

毫无疑问,这一新的创作方式是非常成功的,它一方面体现了制作方对观众的充分尊重,在这个信息双向交流越来越丰富的时代,电视剧创作与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尽早都会到来,而《新白发魔发传》的诞生可以说是一种标志,在当前的中国创作环境中尤其难得。

 

另一方面,这种与观众边互动边改变的方式,在尊重观众的主体参与权的同时,并没有陷入怎么都行的乱改,而是在充分尊重原著基本武侠精神的基础上,添加了诸多符合我们时代审美观念的元素。相对于近年来越来越夸张的劣质武侠剧、神仙剧,《新白发魔女传》还是保持了传统武侠剧的严肃性,而且其中的爱情成份也不是那种狗血性质的浪漫剧。卓一航与练霓裳的爱情中虽然不乏浪漫但却没有太多夸张突出,让我们依稀还能看到《甘十九妹》《白眉大侠》时的武侠爱情剧的风采。

 

尽管有种种不足,《新白发魔女传》在继承传统武侠爱情剧的基础上,重新探索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作之路,为今后的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