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谜事》:直刺现实的勇敢者之剑
(2012-10-25 22:09:08)
标签:
杂谈 |
文:刘子骥
娄烨执导的《浮城谜事》,以冷酷写实的视听风格解剖社会现实,解构中国人的真实生活状态,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浮城谜事》以“揭秘”亦即以“扒粪”的方式,揭开真实生活的遮羞布,启发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腐烂变质,腐朽透顶,本片可以说是娄烨多年归来之后猛然刺向社会的利剑。
确实如影片所提醒的,当代社会是一个真正的陌生人社会。一方面,个人与个人之间冷漠以对,同一楼道内相对而居的邻居互不相识;同事下班宁愿假装互不相识各奔东西,成为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之间,官方舆论、主流话语被劫持、失真、失去公信力,再加上或“帮忙”或“帮闲”的所谓“砖家”“明星”们以及无聊的看客们推波助澜造就的“伪公共生活”,使得我们个人失去了生活中的方向感。陌生人社会的另一个含义是:每一个人都小心谨慎地遮掩自己肮脏的内心,丑陋的嘴脸,荒唐的情事。在一个人人佩戴面具如“谜”的怪诞社会里,偷窥就成了了解他人、理解社会的唯一可能而又可靠的渠道。
《浮城谜事》以一桩离奇的车祸命案作为开端,引发出一个情爱秘密事件,从而呈现出一个人性真实的微观世界。貌似漫不经心、随手拈来的微叙事,却由于其极端的典型性、亲和性、真实性达到了与观众无障碍对话的效果,既满足了观众“偷窥”别人“私生活”的病癖,更重要的是被偷窥对象乔永照貌似光鲜、幸福美满的生活之下的糜烂一团糟给我们以“扒粪”的刺激。在扒粪的过程中,扒塌了阶层、财富、身份、地位的差别,达到了人人平等的全民狂欢,自是可喜可贺。但是戏里戏外一次又一次类似的扒粪事件却同时使我们看到了“社会是一团糟”的残酷而又可憎的真实,但愿我们在绝望的同时还能鼓起一丝勇气来美化自己的心灵,重构健康阳光的社会公共生活。
《浮城谜事》也对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解体对孩子所造成的戕害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影片中屡屡出现乔永照在两个家庭之间难以兼顾、角色冲突的尴尬场面。特别是当两个家庭(实际上都是半个家庭)面对面时,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爸爸回来了”,另一个妈妈则对另一个孩子说“跟你爸爸再见”的时候,正常家庭伦理的割裂造成的这种变态家庭伦理的荒唐让人触目惊心。而在这个孩子的心目中会是怎样一种父亲的面目呢?一个不真实的父亲,因为他撒谎;一个不完整的父亲,因为他对自己的妈妈和自己只付出一半爱。当爱被稀释,并掺入大量毒素,毋庸置疑,作为社会基础的个体家庭的这种伦理崩溃对孩子的恶劣影响必定巨大乃至影响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