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解玺璋
解玺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98
  • 关注人气:6,1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浮生六记》笔记

(2008-06-11 00:10:11)
标签:

文化

读《浮生六记》笔记

解玺璋

 

按:北京京剧院要排一部新戏《浮生六记》,准备今年9月在青年戏剧节上演出。剧组于今天下午宣布成立,全组主要创作人员的年纪都不到30岁,是青春组合,显示了剧院培养青年演员的决心和良苦用心。剧院约我给剧组的青年朋友讲讲这本书,这是今天下午演讲用的提纲,也是我的读书体会。

 

关于书名

浮生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意思是生命短促而漂浮不定,感叹人生短暂,光阴匆匆,应该尽情享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乐感文化,区别于西方的罪感文化。

                   

关于作者

沈复,字三白,清代乾隆年间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约卒于清嘉庆十三年(1807年,本书前四卷写成于这一年)以后。江苏苏州人,生于“衣冠之家”,即读书人家,自幼读书,但没有考过举业。15岁即从父命,外出拜师学艺,学的是“习幕”之业,给人做幕僚,他也曾经商。再后来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46岁时做《浮生六记》前四记。他善画,也卖过画,一生如浮萍,四处飘零。

曹雪芹也生于苏州,约在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死于1763年2月12日,除夕,清乾隆二十七年。曹雪芹死后,沈三白出生。

还有一种说法,沈三白的去世是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后,因为这一年,一个叫管贻胙(音做,加草字头)的得到了沈三白送给他的《浮生六记》的全份手稿,他写了《长洲沈处士三白以〈浮生六记〉见示,分赋六绝句》,他是唯一一个见过《浮生六记》全稿的人。说明他没有死于1807年的证据还有,一个叫石韫玉的写过一首诗《题沈三白琉球观海图》,说明他确曾去过琉球,嘉庆十三年,清廷册封中山王,遣使赴琉球,沈三白曾作为随员一同前往。而他去琉球,正是石韫玉推荐的。石韫玉是他的发小儿,邻居,住得很近,还曾一起读过私塾,并曾一起玩耍。但石韫玉与他命运不同,石韫玉乾隆五十五状元及第,做了大官,他的游幕,很久就是跟随石韫玉。

 

关于书

沈三白作《浮生六记》是完成了的,这有管贻胙(音做,加草字头)的诗为证,他于嘉庆十三年(1807)在北京写了前四记,之后,就在四五月间去了琉球。自琉球归来后便写了《中山记历》(也有可能作于晚年),但《养生记道》则应该作于晚年,因为,管贻胙(音做,加草字头)的诗中写道:“养生从此留真诀,休向郎(加女字旁)擐(改女字旁)问素书。”说明写的是自己的经验。

但《浮生六记》的后两记在杨引传发现此书的时候就已经不传了,后来出现的后两记被很多人认为是伪作。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时候,只有前四记,那大约是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前。前一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管贻胙(音做,加草字头)去世。大约过了28年,到了光绪三年(1877年),该书要以活字版排印,杨引传请他的妹夫王韬写一篇跋,王韬当时50岁,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曾给该书写过跋,第二年他的妻子就去世了。他的妻子病故于道光三十年,那么,他写跋也就在道光二十九年。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浮生六记》排过舞台剧,费穆编导,前后上演6次,共演出了342场;后来又拍成电影,费穆监制,裴冲导演,舒适和沙莉分别饰演沈三白和芸娘。

最推崇这本书的是林语堂和俞平伯,他们都曾为《浮生六记》作序,林语堂还将《浮生六记》翻译成为英文。

这本书的主旨,是沈三白的自传体叙事,有人称为“忏悔录”,其实和卢梭这种西方人的忏悔不是一回事。王韬说:“曾几何时,一切皆幻,此记之所由作也。”这是中国旧式文人的普遍心理,也很切合书名。作者自己也说:“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这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对我们来说,其中最重要的是二记,《闺房记乐》、《坎坷记愁》。前者写夫妇之间的恋爱史,后者写家庭之间的隐痛,

被认作闲书,不是载道之文,和沈三白的身份有关,他是个习幕商人,有些真性情的闲人,不是个斯文举子,所以,他写闲情别致,“无酸语,无赘语,无道学语”,处处有个真我在。在这里,他要追求自由幸福的个性化生活。但他在事业上、在处理家族矛盾方面,不能说是个成功者。陈芸的命运和他有很大关系。

 

关于芸

林语堂说: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为什么?具有贤达的美德。这个“贤达”不是封建礼法规定的“贤德”。一字之别,相距千里。《红楼梦》里钗黛的不同,也表现在这些方面。贤是一个方面,传统道德中的贤,贤妻的标准之一就是不妒,容人,不吃醋,主动为丈夫娶妾。再一个是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达,是通达。讲究妇德的女人却未必通达,通达就是特别理解他的丈夫,尊重丈夫的选择,不拘泥于礼法。

拔钗沽酒,古代贤妻的标准之一。苏轼《后赤壁赋》:“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芸在萧爽楼亦有“拔钗沽酒”之举,为男人们所津津乐道。

芸还是个有才情而生性洒脱的女子,得趣、知趣、识趣,有生活情趣,与丈夫趣味相投。这个“趣”字对于理解芸这个女人很重要,在当时,芸的确是个性格鲜明、思想高超、有她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挑战世俗习气的女人。

 

《闺房记乐》把妻子写成了红颜知己,这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难得之至。

求知己于朋友易,求知己于妻妾难,求知己于君臣则尤难之难。(张潮·幽梦影)

王名友曰:求知己于妾易,求知己于妻难,求知己于有妾之妻尤难。

张竹坡曰:求知己于兄弟易难。

江含征曰:求知己于鬼神,则反易耳。

 

方外不必戒酒,但须戒俗;红裙不必通文,但须得趣。(张潮·幽梦影)

 

芸的缺点是在大家庭中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她太天真了,没有眼色,没有心机,不设防,做事欠考虑,而且,太有才情,女子无才便是德,丈夫又不能替她出头,是个所谓无用的男人。男人女性化,女人男性化。

 

理想化的人物,理想化的生活,虽然真实,但是个例。

林语堂美化了芸。几乎把她看作是一位善于交际的洋场中的大家闺秀、沙龙主妇了,这一定和林的背景有关系。林把芸想象得太时髦了。男性化的想象。

令人想到了林徽因,梁思成的夫人。

现代人所理解的爱情。

 

旧式家庭的问题。大家庭里的矛盾,二人世界在这种大家族中的地位。恩爱夫妻不到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