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吓人要吓的明白——恐怖小说与噩梦 (图)

(2005-11-26 21:03:23)
分类: 恐怖文化研究

梦与小说的关系是被多数作家认同的。而恐怖小说与噩梦以及白日梦的关系似乎更值得研究。我敢肯定斯蒂芬金的《闪灵》中那像洪水一样涌进房间的血水,一定是作家某个噩梦的可怕的细节。

 

我们知道噩梦一般与人的现实的某种的焦虑有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你仔细研究,你会惊人地发现斯蒂芬金的很多小说与他的噩梦或者幻觉有非常直接的关联,或者说他的小说其实是作家某种现实焦虑的一种寄托和排遣。斯蒂芬金有不少自传形式的作品,比如《米赛丽》(改编电影名字叫《危情十日》)、《神秘窗》,还有《隐秘的一半》。前者说的是恐怖小说家与变态女读者的关系,这显然是作家对“读者”的焦虑的一种反映;《神秘窗》则讲的是作家面对抄袭的指控所产生的无奈和恐惧,当你的作品与另一个人的作品惊人的相似,而现实又把这种相似真实而又残忍地再现出来,你的内心将是何等地恐怖。而在《隐秘的一半》中,作家将恐怖直指自己的内心——人性和兽性的分裂:一个恐怖小说家无法控制自己的书中的人物,它成了现实中可怕的杀人恶魔。那个孩子开颅手术时露出的活生生的眼睛的一幕,至今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的记忆中。《惊鸟》在斯蒂芬金的小说中是非常奇特的一部作品,我猜测它是作家对“无父性”的焦虑。据说在斯蒂芬金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神秘失踪,这成了萦绕他童年甚至一生的谜和梦魇。14岁的时候,他在阁楼中发现了父亲收藏的恐怖小说,从此使他迷上恐怖小说的写作。小说中那个埋葬了父亲的可怕的陷阱绝对是作家的一个噩梦。

 

这让我想起高尔基和托尔斯泰的一次关于噩梦的谈话。托尔斯泰问高尔基:你做过的最可怕的梦是什么?高尔基描述道:在一个深夜的荒漠,一条暗黄色的小路上,慢慢地走着银灰色的长靴——是一对空靴子。托尔斯泰笑了,也说了个梦:一个老人被两座山之间的一个山洞吞吸了进去,等他醒过来走出山洞回头,却发现自己身后是一个巨大的女人的阴户。

 

这个故事最早是听作家林斤谰先生讲的,我后来在读《文学写照》的时候恰巧看到了它。最近我又将它找出来,认真地研读,恍然有些感悟。高尔基和托尔斯泰为什么把这两个梦认为是最恐怖的呢?难道两个文学大师仅仅是比赛谁的梦更恐怖?

 

熟悉两位作家的人一定知道,高尔基年轻时漂泊劳苦,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俄罗斯大地,所以在他的心目中,鞋子是最最重要的东西。虽然那段生活给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写作资源,但是对苦难和流浪的恐惧无疑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就是我们在现实中无法看到的真实的也是本能的高尔基。托尔斯泰的梦显然与女人有关。托尔斯泰的妻子刁蛮强悍,这直接影响了他对女人的看法。据说托尔斯泰为了不与妻子同房,甚至很长时间不洗澡,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后来,老迈的托尔斯泰为了躲避她,离家出走,病死在外。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女人是理想化的也是美的,像《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复活》中的玛丝罗娃,还有《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等等,但是在现实中,托尔斯泰显然对女性有着深刻的偏见甚至恐惧,而根源显然是来自他与妻子的不可调和的冲突。所以我们不难想象托尔斯泰对那个关于女性肉体的噩梦记忆犹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造就了托尔斯泰悲剧性的分裂人格。

 

无论是斯蒂芬金,还是高尔基和托尔斯泰,梦无疑影响了他们的写作,甚至人生的归宿,只不过高尔基和托尔斯泰写出了史诗,而斯蒂芬金则写出了恐怖小说。前者写尽了人类美好的理想和境界,后者揭示了人类内心黑暗的另一半——恐惧和焦虑,在这个意义上三个人都是伟大的。所以说,好的文学其实是一样的,思想和艺术不可或缺,尤其是恐怖小说,不能仅仅是为了吓人,还要让人吓的明白

                             (此文已发《文汇读书周报》和《胆小鬼》杂志)
 
           吓人要吓的明白——恐怖小说与噩梦 <wbr>(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