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人对黄金周的态度何其矛盾

(2007-11-12 21:36:44)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潮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面世之后,出现了一个比较难于理解的现象。此前,人们对黄金周大抵持贬损的态度。不是吗?每个黄金周过后,除了大把大把“数钞票”的部门,往往都是一片抱怨之声,到处人看人啦,排浪式消费的恶果啦,如此等等。总之,人们历数乃至声讨黄金周的种种弊端,痛陈改革国人集中休假体制的必要。而现在,当还只是五一黄金周尝试着退出历史舞台之际,春节、国庆黄金周仍然保留不变时,人们就已经一反常态,表现得无限维护起来。

    据“官方问卷”,超过七成的网友支持国家发改委的这一调整方案;而据“民间调查”,则两天前就有过半网友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而且,反对的比例还在逐渐走高。数据打架,是咱们国家的一个正常不过的现象,一点儿也不值得奇怪。早在战国时代,咱们的“上计”制度就埋下了“数字出官”的种子,随后历经两千余年,玩儿得更烂熟而已,登峰造极而已。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不同部门调查得到的总是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今年早些时候,包括广州在内的几个大城市房地产数据打架,想必人们还记忆犹新。因为貌似精确,所以人们说明问题最想凭借数据,忽略了最靠不住的同样是数据。因此,无论“官方问卷”还是“民间调查”,都不妨只是姑妄听之。

    无须数据佐证,“网上调查”双方的目的也都非常清楚。一方要试图证明自己的调整新方案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则要表明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客观一点,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还记得,如此调整正是建立在民意基础上的!回过头去看看,把减少的黄金周天数补偿给传统节日,不正是民间强烈呼声的一种吗?现在,五一黄金周这块奶酪为何又动不得了呢?实在令人费解,这样一种前后极其矛盾的心态,看起来需要来个社会学的专门课题研究了。似乎能够感觉到,反对者的意思并不是不想增加传统节日假期,而是在增加的同时,不能减少,借此一举多得。得陇望蜀,斯之谓也。有一种说法更加露骨,什么把春节假期提到年三十实际上是缩水一天,因为许多单位在年三十事实上已经放假。那也叫放假吗?投机取巧,钻个空子罢了。

    实行黄金周时痛遭诟病,取消黄金周时也引起诸多不满,甚至有抗议的意味,黄金周至此真正显示了鸡肋的本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一点,已然无须杨德祖在世耍个小聪明。笔者并不反对多一些公共假期,但是恐怕还是得着眼现实。我们的公共假期已经不少了,有人说,比许多国家都多,甚至超过了经济强国的美国。不知此说确实与否。不管怎样,国人对待黄金周去留问题的态度,以及现在的针尖对麦芒,实在称不上是理智的态度。

 

                      2007年11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