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白
3月28日是广州首个“礼让日”,在这前后一周的时间里,近千名志愿者和交警走上街,协助交通部门维持秩序,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更有200名市民当起了“拍客”,他们自愿分赴多个路口拿着数码相机抓拍,一共拍摄了行人违章和不文明照片2900多张,DV作品5部。“拍客”们不仅把照片放在了自己的专题博客上,还被多家网站转载设立了专题。照片反映的内容主要是:行人横过马路、闯红灯,逆道行驶、摩托车、电动车仍上路行驶等。
“市民拍市民”这一手段是否能有效遏止行人违章这个日趋严重的问题,尚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既然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各种方法不妨都尝试一下,治一治,显然是非常迫切的了。广州很多人视红灯如不存在,只要自己想过马路就过马路,在车流中腾挪跳跃,险象环生。但对为“什么”而拍不文明行为,值得探究。因为我们听到的一个说法是,这个文明出行宣传行动是为了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而搞的。果真如此的话,思维就再落窠臼。
这个问题不是广州独有的问题,对痼疾现象,我们往往都喜欢用“为了”什么而搞个突击行动。比如前几天,奥运倒计时500天的时候,北京开展“迎奥运,拒国骂”活动。此前还有为了迎奥运整治八达岭摊贩,为了奥运设禁烟区等等。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奥运要来了,凡事就为了奥运如何如何;亚运要来了,凡事就为了亚运如何如何。当然,硬要说这是“以××为契机”也说得通。但是我们须知,国人身上要改掉的种种坏习惯,是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慢慢累积形成的;一旦形成,改正之必须借助外力的强制干预,而指望通过运动式的干预以期在短期内奏效,也许可能但不会彻底,“干预”必须持续,必须持之以恒。速成的往往都是劣质、短命的。而大量的事实也证明,诸如提升国民素质之类的基础性建设贵在经常,突击不来。所以我们开展文明出行宣传,应该上为了敦促市民提高自身素质,而决不是仅仅为了迎亚运。我们完全可以从逻辑上反问一下,为了奥运、亚运才如何,那么奥运、亚运过后呢?该纠正的就可以死灰复燃了吗?还可以问的是,我们搞这些活动,是为了我们自己改正陋习、提升素质,还是为了给老外暂时来个障眼法呢?
提高市民素质的活动已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不是曾经也为了迎接××城市的评比检查吗?这类的事情,今后都为了“根本”吧,为了在全世界面前塑造中华民族文明形象这个根本。否则,老是前功尽弃,从头开始,老是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行为重重复复,市民的文明素质真不知要到哪一年才能提高了。
2007年4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