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古齐观:医生索红包

(2007-03-19 15:19:08)
分类: 今古齐观

田东江

医生索取患者的“红包”一直为社会舆论所诟病,媒体每每提起这个话题,立即会引来大量患者及其家属的强烈共鸣,占据多数的是愤懑与无奈。这个问题不知国外是怎么解决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有个著名的誓言,据说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到20世纪中叶,世界医协据此誓言还制订了国际医务人员的道德规范,要求每个医生必须恪守。不知道这个规范对我们的医生有没有约束,倘若有,又约束得如何。《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不少,其中“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好像针对的就是“红包”问题。

放眼望去,“红包”问题并不是个新鲜问题。《清稗类钞》有个耕云子,“顺治时隐于楚江之西”。他是个杏林高手,因为“隐”,别人不知道,但“人扶病过其前者,见而即止之”,就是说,有病的人走过他面前,他能看出来,本领就这么神奇。把病人截下后,“语其故,治以药草,遂愈”。看好了病,人家“酬以钱”,耕云子却不要,他说:“吾非医者,恶用此!”像耕云子这样境界的医生,在古代也是典范,多数人则不然。宋朝张邦基的《墨庄漫录》记载,有个叫段承务的也是“医术甚精”,但人品就不怎么样,而且极无医德,“非有势者力不能屈致”,眼睛专门盯着患者的来头。没权没势的呢?那就先拿“红包”来。一次有个富人病了,来找他,段承务看了看说:“此病不过汤剂数服可愈,然非五百千足为酬不可。”千,千钱也,一千钱为一贯;足,泛指足额的钱数。就是说,这病在段承务看来虽然是举手之劳,然而如果不拿五百贯出来,一切免谈。那家人跟他还价,表示愿出一半,岂知段承务立刻“拂衣而去”,你讲价吧,我干脆不睬你。人家后来满足了他,也还没算完,等到开药的时候,明明五十星(银子一钱为一星)的药资,“段复求益,增至百星,始肯出药”,硬是又涨了一倍。

《清稗类钞》里还有一则类似的故事。说雍、乾间有位名医叶天士,十分了得。偏偏既生瑜又生亮,同时还有个同乡叫薛一瓢的,与之齐名,二人因而“相忌”。两位名医内斗起来,病人可就犯难了,请谁看病,自己得拿定主意,搞不好就得罪了另外一个。因为如果到叶天士这里,必要被问:“曾就一瓢乎?”到他那儿看过没有呀?到薛一瓢那里,也必要被问:“曾就天士乎?”叶天士气得大书“扫雪”二字,制成牌匾挂在自家厅堂上,显然是借《红楼梦》里“丰年好大雪”——以“雪”谐“薛”那种用意;不料薛一瓢知道后不以为意,认为“扫雪”与己无干,大笑之余径书“扫叶”二字,也挂在了自家厅堂上,针锋相对。一次有两个人比赛吃东西,结果赢的那个吃撑着了,到叶天士那儿看,天士说没办法了,办后事吧。家人便哭着把病人抬回家,这时有人说,再到薛一瓢那儿看看吧,“乌知其不可救耶”?家人“复舁就一瓢”。刚开始薛一瓢也说没办法,忽然他问你们别人那儿看过没有;听说去过叶天士那里,他又问天士说些什么;得知叶天士也说没得救了,他便改了主意,让人家把病人留下,“一试吾技”。说完钻进里屋,“有顷出,手药一器,其色纯皎,以饮病者,复以黑药一器继之。病者腹如雷鸣,大泻而愈”。从治疗过程看,这病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叶天士治不了呢?问题正出在“钱”上。叶天士之所以“不乐为”,是因为要用到人参,他看出“病者家贫,不能备参,故告以无能为”。而薛一瓢的心地并没有善良多少,他“实为嫉妒所迫”,为了压倒叶天士才咬牙出了点血。

严格地说,段承务、叶天士他们索取的不能算是真正的“红包”,那里面毕竟还有他的酬金,但这种见了钱才肯干事的态度,与今天一些医生接受“红包”的行为着实无异。段承务这一次得手,总觉得不踏实,接着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个穿着大红衣袍的人物教训他:“上帝以尔为医,而厚取贿赂,殊无济物之心。”那人随后下令,对他“杖脊二十,牵而鞭之”。段承务梦醒之时,“犹觉脊痛”,让人看一下,“有捶痕”,吓得够呛,“归家未几而死”。这故事颇具神话色彩,应该是个传说。做这种梦,段承务不会向外人道;况且里面的“上帝”,虽然不是基督教里的那个God,但指的是天帝,也是一个神。《国语》里有“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李白《枯鱼过河泣》诗有“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说的都是这个神。古代大约没有法令制约段承务的行为,或者即使有,也早被当成了耳边风,而面对这种令人不齿的行径,人们要发泄情感,只好借助于鬼神,给后来者一个警戒。

    医者的痼疾,定要由医者本身来医治,是不大可能奏效的,必须有外力的强劲干预。在段承务他们那个时代,鬼神的监督无疑比任何监督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该“疗法”成为首选,也就毫不出人意料。这就可见,监督,贵在找到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