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乡村浓缩着乡土文化精华

(2006-12-06 11:26:34)
分类: 自无邪思,不求静未尝不静也
 

    
  由南方日报和广东省旅游局等单位联合推出的“寻找广东最美的乡村”活动,已于日前揭晓。其中,广州增城派潭镇(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等30个乡村入选“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广州番禺沙湾文化古镇等另外30个乡村入选“人文历史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这分属于两大系列的60个乡村,拥有了闪光的“金字招牌”。

  评选分成自然与人文两个系列,契合了联合国世界遗产评选的分类原则。而整个活动历时半年,融网络评选、短信评选和专家评审于一炉,应当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所在。从评选结果看,一批传统名村理所当然地榜上有名;而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以前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乡村城镇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充分表明,文化内涵相当于一种“底气”,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只要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就能够在文化竞争中首先立于不败之地,占据重要位置。

  评选出60个广东最美的乡村,有号召生活富足了的人们到乡村旅游的成分在内,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评选不应该单纯地只是为了旅游;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应该是为了延续、弘扬岭南文化的自然与人文之脉。查阅这些名单不难发现,这两个系列的乡村集合,浓缩着岭南乡土文化的精华。以它们为载体,凝聚着历史上和现实中南粤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并领略着古老与现代文明的灿烂光芒。因此,通过这次评选,如果能够形成一种社会风尚,也就是有意识地保护乡村自然与人文遗产的风尚,意义就更加积极。因为包括乡村在内,所有文化遗产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假以时日,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使这些广东“最美的乡村”得以持续地存在下去。

  近几年,乡村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一个亮点,也可以说是一个趋势。当城市的建设面孔越来越接近乃至如出一辙的时候,因为开发的节奏稍迟而有幸保留原汁原味文化的乡村,凸显了自身的优势。也就是说,当城市文化渐趋同一之时,乡土文化的崛起、乡村游的勃兴,属于必然。一方面说明人类亲近自然的欲望从来都不曾泯灭,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类亲近祖先、触摸祖先的欲望也从来都不曾衰减。乡村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不同于城市的民俗风情,举目可见、伸手可及的前辈痕迹,人、自然和文化仿佛处在被从容滋养着的状态,构成了乡村游的无穷魅力。评选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突出资源特色,开拓创新,提升乡村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推动乡村游朝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广东最美的乡村”,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概念。但是,跻身其中的角色却可以继续增加,也可以不断转换,那么,先“进来”的不可以高枕无忧,暂时还在“外面”的,没必要垂头丧气。单是这次评选,全省参评“人文历史”的乡村就有97个,参评“自然生态”的乡村就有119个,其中一些虽然暂时落选了,但是“最美乡村”的大门决不会封死,只要自己努力,总有一天会跨过这道门槛,更多的“广东最美乡村”一定会在明天不断涌现。

     2006年11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