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02月29日:高考诗歌阅读例说

(2012-02-29 18:26:49)
标签:

高考

语文

诗歌

浙江

山东

分类: 教育

2012年02月29日:高考诗歌阅读例说

   
高考诗歌阅例说

 

【古代诗歌阅读要点】

1.把握形象:诗歌贵在形象思维;
2.体会意境:连缀整合诗歌形象;
3.理解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4.联想想象:调动积累设身处地。

【理解诗歌要点】
1.关注诗歌的题目、诗序、注释、作者和标点;
2.确切把握诗歌中的重要形象,整合诗歌意象;
3.遇到不甚明了的意象,要根据相关意象推断;
4.把含蓄跳跃的诗句“泡”开,变成一篇散文。

 

【例1·2011年浙江课标卷】

    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译词]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古往今来,大好河山从来没有准定的归属。
        在高亢的号角声中,战马频繁地来来去去。
        满眼边塞荒凉,我能与谁交流这复杂感触?
        西风萧瑟,把红枫叶子吹成一派苍老干枯。
       

        边地往昔,凝聚难诉的愁怨应该多得无数。
        曾兵刃相搏战马奔突,孤寂青冢黄昏小路。
        昭君的一往深情啊,到底深到了何等地步?
        似这深山落日余晖,深秋时节无边的冷雨。

 

简答题目要点】
1.题目从“文字”“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
2.回答问题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而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
3.备考中,不要盲目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要确切,作答要尽量做到流畅、完美;
4.考试中要从“文字”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

 

[2011年浙江课标卷·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备考答案]首句“今古河山无定据”,直抒胸臆,吐诉出对国是民生的深刻思考和历史感悟。正因为“今古河山无定据”才引发金戈铁马,画角不绝;才使得西风树老,满目荒凉;才带来夕照秋雨,幽怨无数。开篇一句,总括全词。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诗歌沉郁苍凉的格调都凝聚其中。

 

[2011年浙江课标卷·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备考答案]词篇结尾两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
雨”,前一句就“情深”发问,两个“深”字连用,引发读者关注;后一句即时撷景作答,以景传情,促成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深山”中“夕照”,“深秋”的“雨”,七字四层,从时间、空间、静态、动态的角度撷景传情,既有视觉的形象色彩,又有听觉视觉的共鸣,两个“深”字照应上句,传达以黄昏青冢为代表的无数深沉幽怨,寄托词人悲悯天下的情怀。

2012年02月29日:高考诗歌阅读例说

2012年02月29日:高考诗歌阅读例说

【例2·2011年山东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译诗]                  咏山泉        

                           储光羲  
   在山间见到一条潺潺的泉水,尝试询问没人知道它的名称。
   地上的泉水映现出天空色彩,水沫飞溅悬空化作飒飒雨声。
   流转来到深涧将水汇聚满满,又分开成几个小池也都平平。
   那一份恬静澹泊没有人看见,年复一年永葆着自我的澄清。

 

[2011年山东课标卷·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参考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备考答案]颔联“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构思高妙,内涵
丰富。出句从视觉角度,描绘静态景观:山泉虽然在地面静静流淌,却映现着天光云影。对句从听觉角度,描绘动态景观:湍流飞落之时,激荡起磅礴雨声。这两句诗承接首联,产生先抑后扬的效果。平凡无名的山泉,虽位处低地,却映照天光;虽并非浩大,却生发雨声。抑扬间彰显出以物况人、托物言志的主旨。为后四句全面、深刻揭示“山泉”的品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山东课标卷·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备考答案]这首诗以物况人。诗中的“山泉”不显世扬名。虽
有包容天地、吞吐宇宙,流转足可满深涧,分化小池亦平和的才具与胸怀;但更有着恬静澹泊,处事清澈不浊,超然物外的品格。   

    这首诗又托物言志。诗人写山泉,实际是写自己的情怀:一方面恃才傲物,睥睨天下;一方面率性自由,恬静澹泊。

2012年02月29日:高考诗歌阅读例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