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07月04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2001)

(2010-07-04 02:20:15)
标签:

曹公

赤兔马

背囊

白门楼

吕布

齐国

分类: 教育

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

(三)2001年全国卷

2010年07月04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2001)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丽”、“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2010年07月04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2001)

[文一]                三国演“异”

东汉末年,曹公南征北战,白门楼下擒住吕布。布请为曹公效力,曹公于是向身旁的刘备问询意见,备恐布为曹公羽翼,遂不记布当日辕门射戟之恩,建议将吕布枭首。吕布大骂大耳儿刘备饮恨而死。

这日,吕布冤魂不散,回到阳间状告刘备无义,不讲诚信。

当日开庭:大法官曹操,原告吕布,辩护律师陈宫,被告刘备,辩护律师诸葛孔明。

首先原告陈述,陈宫道:“被告刘备,满口仁义、诚信,却又做出违背诚信的坏事,当日吕布解你辕门之围,你口口声声说永世不忘救命之恩,却又为何加害于吕布;再者,近日吾又闻你不守信用,进川后赶走原主刘璋,大失民心,敢问你的诚信何在?在此,我恳请大法官曹公明辨大耳贼所作所为,严惩恶徒。”曹公闻言道:“有理,被告,你有何话说?”被告律师孔明站起,轻摇羽扇道:“吾闻吕布三姓家奴,背信弃义,杀死义父丁原、董卓,如此之人,与他有何诚信可讲?西蜀刘璋无能,非王侯将相之材,何不取而代之,且兵不厌诈,区区骗术,如何称得上无诚无信?今我主玄德,广布仁义于两川,两川人民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若无诚信之君,何来诚信之民,以此观之,我主乃大诚大信之人。只宜褒扬,岂容制裁?”

曹公闻言大悦:“有理,如孔明所言,玄德果诚信之人。”陈宫道:“慢,我还有话讲,既然你将我主列为无信无义之徒,又如何分辨何为诚信仁义,又如何区别对待二者。”孔明道:“诚信者,皆以民为众,对人民讲究诚信,为官者造福百姓,使得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自己要立大信于民,以身作则,谨记古人不贪为宝的古训,立志为民谋利,则大信立矣。然对待不诚不义的小人,只可按法处置,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彼不仁不义,无诚无信,则首先谨慎防之,然后不必以大诚大信待之,当以最狠的手段痛击对方,留得有用之身图大业,造福子民。”宫闻言嘿然无语。

曹公听至此时,早已难以自制,起身拍案道:“玄德果吾辈英杰,布失信于天下,孤判吕布败诉退堂。”众皆哗然而退,但见吕布阴魂一缕,不知荡往何方?

 

2010年07月04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2001)



[文二]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相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

“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2010年07月04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2001)

[文三]             不诚不信不为过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奉为君子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诚实守信,也喜欢老老实实的人。可是在很多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

   《孙子兵法》中写道:“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在硝烟弥散的战场上,要想打败对手,就得抛开“诚信”,巧妙运用诡诈,以诈取胜。

   我国春秋时代有这样一个典型战例。燕国派大将乐毅攻打齐国,连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只有即墨还未攻下。即墨将军田单誓死保卫家乡,而乐毅是最大的威胁。于是他挑拨乐毅与燕王间的矛盾,巧用反间计,散布乐毅要造反的谣言,使昏庸的燕王撤掉了乐毅。田单又假意降燕,暗地准备,乘夜大摆“火牛阵”,使围城燕军猝不及防,全军溃败。在危亡之际,田单正是使用诡计诈谋迷惑侵略者,才打败了敌人,保全了国家,假如他在这生死存亡之秋仍紧抱“诚信”美德的背囊不扔,迂腐地和敌人讲诚实信义,恐怕齐国的社稷之舟就此倾覆!铁样的历史表明:田单成为齐国的民族英雄,正是抛弃诚信的结果;如果他紧抱“诚信”的背囊不放,岂不是成了齐国的千古罪人,十足的伪善君子?

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纵横一代的苏秦张仪,名垂千秋的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权谋专家、使诈大师?而对他们所创下的丰功伟业来说,这点不诚不信的手段又算得了什么?这些诡诈甚至正是他们赖以成功的关键,也是令后人手捧青史,唏嘘赞叹的闪光点。一部《资治通鉴》,一半写的不就是这番道理吗?

   时至当代,古人的诈谋更是在更广阔的领域大行其道。都说商场如战场,真是一点不假。航行在瞬息万变的商海里,“诈而不欺”之道也是可取的啊!有谁说得清,在法纪允许的尺度下运筹帷幄,赢得先机,驾企业之舟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上披波斩浪,是不是使法纪与诡诈牵手结盟?英特尔公司的前总裁葛洛夫曾说:“在我的哲学词典里,手段和目的是可以互换的词汇。”如果在商场上娴熟运用诸如“避实就虚”、“暗渡陈仓”、“扮猪吃虎”等兵家诡计,避实就虚,就能达到“制人而不受制于人”的奇效。在最讲求公平、公正的体育界、新闻界、学术界,哪位大师不在理论和实践上用“兵者,诡道也 ” 的大手将诚信的背囊抛落深渊!

诈而不欺自有它的道理。我们在某些场合要讲诚信,在某些时候就不能讲诚信;对某些人要谨守诚信的原则,对某些人则必须毫不犹豫地把诚信抛掉。

让我们再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展开遐想:如果我们五千年来没有诚信,那么历史将如冷酷的沙漠;但如果我们五千年来只有诚信,完全没有对诚信的背叛,我们还有今天的智慧吗?我们还会有如长江大河般壮阔曲折的历史吗?我们还能有那些动人心魄的文学遗产吗?我们不仍然形同生活在文化的荒漠之中吗?

   我们高声呼唤诚信;我们也同样坚信,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在特定的境况下,不诚不信不为过!从辩证历史的角度看,“不诚不信也似乎并不为过!

 

2010年07月04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2001)

2010年07月04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20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