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便利店何以诞生强大的文学

(2016-09-25 09:57:31)
标签:

杂谈

我与便利店的日常接触除了买东西之外,其余就是通过很多日本学生的言谈话语才有所了解,因为无论是打工也好,还是后来走上社会到企业工作也好,有不少日本学生都供职于相关的企业,包括运输,流通,商品开发等等,话题不断。所谓便利店,可以理解成一个不大的空间与社区连接密度超强的单位。据说,日本的便利店平均每个店员每天需要接待200名客人,这是一个表示“密度”的数值。不知国内类似的统计是多少?

 

同样的道理,文学也是一个不大的私人创作空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完全孤独的作业,这跟便利店一样,文学也需要表达与整个社会连接的密度,这个“密度”的数值越强,其文学性的波及面就会越大,甚至延续千年,直戳人本。文学也是人学,这是很早就有过的一句话,说得有道理。

 

便利店是一台众生剧场戏,开店的时间其实也是上演的时间,如果是24小时营业的话,那就是一台永远没有完结的大戏。我的一名日本学生说:“来店的人分三类,一类是好人,一类是坏人,还有一类是普通人。” 他的解释大致如下。

 

好人看上去很粗糙,一般都是在建筑工地劳动的工人,蓝领的,他们早上来买早点,中午买便当,有时下午时间还早,也会来买啤酒,而且说:“看我这么早就喝酒,不好意思啊。” 很可爱,这是真好人。

 

坏人看上去总是文质彬彬的,像职员,也像公务员,白领的。有这么一个客人来买邮票,问店员能不能帮着贴到信封上,店员答应了,贴好后交到客人手上,却遭到怒骂,原来邮票有点儿贴歪了,客人骂道:“你是斜眼吗?连邮票都贴不正,你这是污辱我!”

 

普通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般都不说话,动作迅捷,选商品,排队交钱,就像一股烟儿一样飘到店里来,然后再飘走。有关便利店的故事,正是因为是浓缩的,是剧场,所以短时间内就能知道许多事情,说它像文学像的地方也莫过于此。刚才涂鸦涂了下,回头得空儿读下村田沙耶香的小说。

找个时间读读她的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