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照片曾经刊登在拙著《狂走日本》第60页,摄影师是于前,一个从北京来的女孩儿,拍过许多日本好玩儿的东东,包括人物、风景、静物,还有时装与动物。她跟我和《时尚旅游》的女主编一起工作过,而且一起在京都过了蛮有意思的新年。
我说京都有意思倒不是因为古都的街景吸引人,而是路上的行人,说得更准确点儿,是那些走在青石板路上的舞妓。无论是她们的脚步声,还是她们的笑声或者一直往远处看的眼神儿,都叫我觉得与往常不同。
具体到什么地方不同?一时半会儿很难回答。
舞妓的新年十分奔忙,她们要跟别人寒喧,问候新年,挨家挨户。每到一处都要跪坐行礼,尽管和服繁琐,不好规着儿,但她们仍然要笑脸相迎,不可怠慢。因为对方都是大户,既有常年的老客户,也有茶屋的长辈,舞妓相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有行礼的份儿。所谓茶屋,是日本式的说法,它的意思不是喝茶的地方,而是专指可以请舞妓助兴的酒馆儿饭庄。
一说酒馆儿饭庄,我满脑子还是人声鼎沸的北京感觉,跟京都的静僻悠闲似乎不同。有些语言上的异质是无法纠正的!
京都的舞妓出门,有时会结伴走,一个是化了妆的,一个是卸了妆的,看上去跟正负两张面孔一样,而且这样的光景几乎每年的新春都会碰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