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叫什么什么“子”的女婴越来越少了,据说这跟年青的父母有关,因为这些人大都是电子游戏的一代,对古怪而新潮的字眼儿敏感,而对传统的称谓却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我周围就有不少年青的日本人说;现在叫什么什么“子”的都太老了,老得直掉渣儿!
听上去跟半老徐娘一样!这在老人那里绝对不成问题的事儿,到了年青人嘴里却变得如此夸张,好像凡事叫什么什么“子”都是衰老的表达。听起来蛮搞笑的!搞笑还有另外的原因,比如上面这些少女乐手,如果叫她们什么什么“子”,似乎很难从印象上兑现。
“子”的叫法更接近于阿信那样的年代,她们朴实温顺,善良友好,心里有主心骨,但多少有些黯淡,旧时的日本女孩儿总让当代人产生乡愁。所谓“当代人”,也是说的日本人。他们每天像一群辛勤的蜜蜂,来往于大都市的地上和地下,不是往里钻就是往外奔跑,尤其是上班高峰时间,东京地铁站换车的时候,人流从黑压压的车厢里喷射而出,从上往下看,就像河水倒流一样,空间几乎是非要被挤破了不可!
与此相比,另外一个场面也许是安静的。车厢里人不多,闲谈的人与熟睡的人相互交叉,有的低头读书,有的干脆靠着车箱的墙壁,照样可以进入睡眠的状态。
日本有些女孩儿很喜欢玩Cosplay,但据说,好这口儿的姑娘往往是年岁偏大的主儿,她们巧妙地利用了粉底霜和白染料将自己的年龄伪装起来,于是,一个个虚假的青春就如此诞生了。相比之下,我觉得京都的舞妓反倒真实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