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自己的只言片语

(2010-09-12 01:50:35)
标签:

杂谈

http://s4/bmiddle/4745e33at8fff8553d073&690

留一支笔,记下在北京的生活,全然当作时间的证据。

 

[礼物]

 王木木对我说:我要攒很多的钱,半年后,带妈妈逛北京城。

我想,我也要攒足够的钱,给妈妈买一件漂亮的旗袍。因为,她是爱美的女子,年轻时也相貌出众,我没办法经历她的青春,她没有为自己拍一张穿旗袍的照片,而我,希望看到她最美的样子。

 

[福分]

  他跟我讲爷爷奶奶的故事。讲他们的奋斗史。讲他爸爸在北京的打拼。讲爸爸妈妈的离婚。讲他怎样从成绩优异的孩子变成不爱学习的“坏”学生。这一切的叙述,他都用着极为平静的语气。仿佛是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仿佛所有种种他都未曾经历,没有伤害,没有纠结,时间过去,没有在成长的躯体里留下一丝的痕迹。

倔强而又自知的孩子,总是这个样子的吧。听起来满不在乎,却自有自己的温柔私处,只是不轻易表露。对每一份经历和过往格外珍藏,提及的时候即使只是轻描淡写,在内里定是有过一次次的挣扎苦痛。我们只能看到风浪过去后的平静,却无力感受风浪来临时的危险和残暴。

愿与你分享,这是聆听者的福分。

 

 [贴照]

 笔袋里有一张小小的大头贴,用长方形的塑料框装着,框子有磨损的污迹。那是小心珍藏的东西,从来都是放在视野所及的地方。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还拥有跟我一样的大头贴。你们搬过几次家,整理过几次房间,结了婚,生了子。那小小的贴照,许是再也寻不见了吧。

而我,居然将它在身边携带了整整十年。在那个大头贴流行的年代,十七岁的年纪,趁着自习课的间隙逃到商场,四个人挤在镜头前照相,满脸的稚嫩可爱。要了两套一模一样的照片,每个人留下了两张同样的贴照,随身携带。

只是,一晃,居然过去了十年。十年之前,十年之后,陈奕迅都已经老了。你们或许也都已经忘了吧。

就这样,一直随波逐流,我离你们越来越远。

 

 [自伤]

 少年时极度倔强。别人说我不行,我偏要证明来给别人看。努力地争取了许多的东西,被别人喜欢和崇拜,孩子的虚荣心也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却觉得那并不是最快乐的时光。

后来,越长大越失去了争斗的激情,不再愿意刻意去争,不再愿意刻意地去证明,倔强依然是内里的性格,不卑不亢,却也是有人喜欢和欣赏,与年少的境遇相比,丝毫没有太多的差别。

于是终于明白,人生本不需要太过用力,属于你的东西终究是你的,太过用力反而容易自伤。

 

[故乡]

 有一段时间,特别想念海。离开大海愈久,内心便愈是空荡。所以,在异乡的时候,总是会期盼一场不期而遇的雨。仰头看天,看天空中的那些翻卷得像棉花糖一样的大朵大朵的云絮,仿佛它们携带着来自大海的水汽,一旦幻化成雨水,落到地面,我便能与我爱着的大海相见。

这是稚拙的想法,心怀美好的想念。

故乡,真的是一旦离开,便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重逢]

与好友小芳在北京重逢。匆匆地见面聊天,却也是无比舒服惬意地享受。

 有的时候,我觉得人与人的情感是很玄妙的东西。有些人即使再远,也会气味相投,嗅着彼此的味道就会靠近过来。比如我和小芳,我们相识七年,不同专业,不同的故里,她有她的男友和生活,我有我的圈子,却能始终如一地维系如此单纯和质感的友谊。原本,并无给予厚望,并无奢望结果,只是这样的静水流深,不小心就绵延成细长的河。

在无常无奈的人生中,终有一些人与我们始终相伴,不离不弃。纵然距离再远,偶尔想起,也能在空气中嗅觉到彼此的存在。有时,仅仅是这样,就已经支撑起生活中所有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秘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