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02.21筆記——勝爲士

(2025-02-22 20:53:43)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5年2月21日、星期五
〖記事〗今日,安。
〖讀書〗近期讀完《禮儀之爭中底中國聲音》,好書!(案:對於儒學,但憑理學之解釋,以會通耶教,洵不足以代表社會信仰之實情。蓋儒教固有兩脈,理學是一脈,近乎自然神論;民間信仰復是一脈,其價值觀仍為孝悌忠義,今多斥曰「迷信」矣。然則,禮儀之爭中,取包容態度者,係以儒家為倫理之一種,此必無視中國文化之為信仰矣。)又,讀完《功過格》,亦極好書!(案:是書適可與前書對比,亦可與《神器有命》一書參看。第一,報應觀念係中國文化固有,譬如《六經》所載者,而儒家兩脈,俱不外乎此,是以大衆、精英之世界觀,雖側重不同,卒未有根本的差異。若原儒、理學等,縱不追求報償,亦未嘗否認該機制,故讀書人每雙標而同歸。由此觀之,部分傳教士之反儒,非徒以基督信仰反對祖先崇拜,乃彼親切體察明清社會,實對儒家文化有真知灼見,故爾。中國人是有信仰底,報應文化正是「中國教」——更不妨以此名取代所謂的「華人民間信仰」及「中國傳統文化」等羅嗦稱呼。第二,功過格亦體現善功互惠之思維,至能開出以賺錢晉升為功德、為確據之體面人文化。時逢晚明商業發達,階層流動,東林黨亦頗似清教徒,而主張鄉治、福利等。此點可參《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亦即吾曾言儒商精神與新教倫理之相通。)又,讀完貝克萊《人類知識原理》,有趣!(案:心外無物,物緣心有;有心非物,復不緣心。簡在帝心,為萬有根;萬有昭然,斯觀上帝。嗚呼!)
〖隨感〗
一、上主既俯就人之理性(信仰尋求理解),而神學遂有以成立;比例推之,理性(德性、亞當)亦俯就(坎陷、融攝)人之經驗(聞見、夏娃),而令科學(學統)有以成立也。神學之於特殊啓示,係由理性而信仰(超越),惟信仰(臆必)高於理性(理必);比例推之,科學之於一般啓示,係由經驗而理性,惟理性(理必)高於經驗(勢必)。夫人,理推者也(合),亦限界者也(離)。三必同塗,是合;三必殊歸,復是離。故「統」「類」之間,若知識(過程的)及真理(實體的)之間,洵有質的雲泥之別(無限差異),此亦是「合中之離」。【案:科學之假說,係在合中用臆必;科學之實驗,係在合中用勢必。此等俱非合中之離。經驗之成立,必俟在離中用理必(理性);理性之成立,必俟在離中用臆必(信仰)。不然,經驗只是離散的,理性只是自洽的,信仰只是私人的。】蓋既犯原罪,則天地人失序(虛實染污),所謂世界底規則,屬舊天舊地,非新天新地。知識之學統,畢竟不是真理之本身,亦即「今我儕由鏡而觀,茫然也,後則晤面。今我知未全,後必深知,如我之見知然」。至於人生之成長,殆猶教會之成長歟?經言「上帝國猶人播種於地,夜寐夙興,種發且長,彼不知其所以然,夫地自生物:始而苗,繼而穗,後則成穀。旣熟,則用鐮,以穫時至矣」,又「猶芥種一粒,播於地,乃地上百種之至微者;旣播而長,大於諸蔬;且發巨枝,飛鳥棲於其蔭」云。
一、三十而立。立者,立身也,即是「我學」,亦即信仰。
一、「宇宙心」之轉出:世界唯心。如此,Dienké舊解亦未嘗錯,特是Hésubi因Dienké之Iuna ai Hésubi而存在。又Dienké與Hésubi仍具質的雲泥之別,而其Iuna與吾人之Iuna亦具質的雲泥之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