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31筆記——勝爲士
(2025-01-01 01:09:37)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4年12月31日、星期二
〖記事〗今日,安。又,這年過去勒。
〖讀書〗讀《論三位一體》。
〖隨感〗
一、「德」是能得其生活。
一、文言「義法」與「性靈」似不矛盾,以義法為下限,性靈乃是上限。
一、亞當、夏娃背離了愛,則是先逐出了上主,以故,上主又將二人逐出伊甸,是公道。
一、信望愛對於主,信轉出望愛。但愛主亦轉出愛人,望天國亦轉出教會,然則就信之為信言,轉出者何?試思奧斯威辛,神安在?曰:同在(受難)。
一、「聖三一」(永恆的)→「神三分」(時間的),後者是前者肖像。「神三分」→「聖三一」,遂可以理性認識神。(案:與前言翻轉出三一神處參看。)
一、三一心者,「記憶—思悟(intelligence/cogito)—志願(will)」也。「三一靈心」=「心鏡」。經有之,曰:「今我儕由鏡而觀,茫然也,後則晤面。今我知未全,後必深知,如我之見知然」。嗚呼!明鏡亦非臺。
一、按新文理,being譯作「寔焉者」。
一、男女差異,象徵理性之高低層次,故亦兩真。三者關係:「男—上理—神—靈—信」,「女—下理—理—魂—行」,「蛇—非理—欲—體—動」。(案:激情之信仰,屬於上理之昧理,不可與體欲之非理混淆。)
一、墮落表現在肉體,何也?因人畢竟有其身心權界,自利用之。又,亞當遷就夏娃,是誤用愛;夏娃出於驕傲而欲同神一樣,殆誤用人之尊嚴歟?又,尋弗見人生意義,寧妨礙生存?妨礙生存者,係爲建立意義而把持人我。要之,權界者,合乎天性、天理之天直也。「天」字就秩序言,否則不直。
一、人之真我,是上主之寫真。恢復此寫真,適可謂之「修真」。
一、頗覺得吾輩本色第四教人,如顛倒之亞伯拉罕故事——平素在山上,受試探卻要下山。
【架上七言】(節選自《文理本》)
1、耶穌曰:「父歟,赦之!蓋彼不知其所爲也。」
2、同懸之犯,一謗之曰:「爾非基督乎?救己及我儕也!」一斥之曰:「爾同服鞫,猶不畏上帝乎?我儕宜也,蓋我所受,稱我所行;惟斯人所行,無不韙也。」又曰:「耶穌,爾於爾國而來時,其憶我!」耶穌曰:「我誠語汝:今日爾將偕我在樂園矣。」
3、耶穌見其母及所愛之徒立於旁,謂母曰:「媼歟,視爾子!」又謂厥徒曰:「視爾母!」自是厥徒接之以歸。
4、約申初,耶穌大聲呼曰:「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卽言:「我上帝,我上帝!何遺我也?」(《詩》:「我上帝,我上帝,何遺棄予?遠離而不輔助,不聽我之呻吟兮。」)
5、耶穌知諸事旣成,致驗經言,乃曰:「我渴矣。」在彼有器,滿盛以醯,或以海絨浸之,束於牛膝草莖,遞至其口。
6、耶穌受醯,曰:「成矣。」
7、時約午正,徧地晦冥,至申初。日無光,殿幔中裂,耶穌大聲呼曰:「父歟!我靈託爾手矣。」言畢氣遂絕。(《詩》:「耶和華,誠實之上帝歟,我託魂於爾手,爾已贖我兮。」)
【亞伯拉罕下山】(節選自《文理本》)
耶和華之使者自天復呼亞伯拉罕,曰:「耶和華云:『爾旣行是,不惜獨生之子,我則指己而誓,必錫爾嘏,昌熾爾裔,如天上之星,如海濱之沙。爾裔必據諸敵之邑;緣爾遵我命,天下萬民,將因爾裔而獲福。』」亞伯拉罕返至僕所,起而偕行,至別是巴居焉。
前一篇:24.12.12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5.01.06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