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8.02筆記——勝爲士
(2024-08-03 21:16:18)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4年8月2日、星期五
〖記事〗今日,樂。又,擬明日約會。
〖讀書〗讀《上帝之城》。
〖隨感〗
一、凡痛苦,在乎靈肉之衝突。迨靈之離開肉,人乃死,死則無痛苦之覺矣。然則,痛苦者,在乎其衝突而有覺之時。至於地獄之永刑,亦即永死者,是見識上主以後,而遭放逐,其人且永永受此靈肉之衝突,不復有終,以其靈之不復離開肉也。(靈肉之苦)
一、未有原罪時,尚有理想主義之餘地乎?愛之美之,不忍褻玩之。維時,若叱其愛之有慾,則辱莫大焉。迨有原罪矣,如經言「蓋形軀之慾禦乎神,神禦形軀。二者相敵,俾爾不行其所欲行」云,而情慾之身心俱發,該褻玩乃昭然於理想之下,矧初人之前後親歷,得爲直觀之比較乎?未喫禁果時,亞當因愛而受夏娃所遺之果,雖死不避;既喫禁果,而自證其愛之不復純,則羞愧(不體面)何似哉!復次,亞當離上主以轉向夏娃,亦由靈而轉向肉。夫「自知裸體」者,即以肉為目標,更自證其肉之不服從其意志。於是,當上主之遊於囿,不啻渠之原先之理想歸來做審判,而做良心之指控,又畏懼何似哉!【案:就現世之罪身言,愛慾調和,不為無益。惟余前亦提及,雖現世中,仍有貴愛而賤慾者,尤經見於熱戀犧牲之時。推之,矧樂園乎?故慾在愛面前,為不體面,復奚疑哉!】【又案:病壞,亦破壞了天性。仍以車運作比,阻塞時無能善駕駛,以其無從善駕駛也;另一面,駕駛者與此情形相對,其性情對策,亦自甘病壞,不以善駕駛為蘄向矣。如然,則原罪以下,人不能行善,亦不願行善也明矣。】
一、「有河流自伊甸,灌漑其囿,中分四支」云,亦喻四樞惪,即「雅」「明」「勇」「公」。復次,結合上文「泉」字之解,則由一而四,有本源、有行動也。
一、拉丁文animali兼「生物」「靈魂」義(和合本作「血氣」,思高本作「生靈」),與spiritus「靈性」(神靈)不同(靈魂性不是靈性)。經言「噓生氣於其鼻,乃成生靈」云,人之理性靈魂不即是生氣,但噓生氣時則兼噓入靈魂(有獨立位格),蓋人為上主之寫真(人之「類」也),有生氣而無靈魂則不足以為生人矣(以AI作比:靈魂vs心智、生氣vs軟件、灰土vs硬件)。動物不然(人是人,動物是動物,不宜比較),洵有生氣而無靈魂,故不言噓入。然則,人之有生氣而兼靈魂矣(宜曰靈端,與聖靈接),亦不即是靈性之身體(聖靈之靈),後者必待復活時而然。【案:「靈端」(宗教的)仿「善端」(倫理的)定名,「端」謂就緒。曾言「靈靈偕合」,其中人之一方即靈端。人之背離主,亦猶魂之背離靈端。失序,即失憲治。】【又案:「靈魂」=「心靈三一」=「三一靈心」。此與性(就人之生命言)之「靈」「魂」「體」不同,雙稱之「靈魂」(就人之心靈言)則與「道體」對。靈者,靈也;性者,生也。若儒學之單舉之「心」,仍是道體;須歸密到「意」,始是超越(靈魂),以會通「信心」。「性」,以理言者,是「孟學的性」;以生言者,是「荀學的性」。要之,耶教可以補儒,儒教不可以補耶。故此,凡舊有之名詞之內涵俱已擴大。】
一、Kéza文之聖城Kédi,即神之城。又呼天堂曰Kuong,即靈端。
一、亞當、夏娃之背逆,後只推諉;至該隱之殺亞伯,竟不承認。又,上主不顧該隱祭品時,言曰「爾怒奚爲?變色曷故?苟爾行善,豈不懽顏?苟行不善,孽伏於門,彼必戀爾,爾其制之」。蓋夫「善」者向圓,即向邇上主;該隱則爲「惡」,是背逆上主,故曰罪孽。該隱爲己而獻祭與主,是欲用主服務自己,成巫禮矣。此罪孽在該隱心中,該隱尚有以制之。惟渠不悟,遂成大錯。
一、「該隱與妻同室,懷姙生以諾。建城,卽以其子之名,稱爲以諾」云,該隱有城,亞伯無之,然亞伯之城在天,該隱之城在地。
前一篇:24.07.31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4.08.07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