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04.14筆記——勝爲士

(2024-04-15 11:16:09)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4年4月14日、星期日
〖記事〗今日、困。又,嗓子微痛。
〖隨感〗
一、「身是聖靈殿」→「聖靈本無殿」。
一、「知」而不「行」,便是「支離之知」。「離」之洞見,開彼、此岸分別之局,自有其用;惟「支離」是錯,因停在天上,不踏實地也。須「離合互動」,做「經驗」工夫。經驗者,所以端正態度,促進行動,臻於即知即行,成其為「真知」也。有經驗一分,遂減卻阻力一分,直至習慣成自然。此非注重經驗之能增加新知,蓋經驗人、事、物時,當然有新知之參入,但「知」總先是外的、支離的、生疏的,惟由經驗之積澱能漸次化外為內、化支離為全體、化生疏為老練。凡經驗皆從第一次始,然則第一次者,實無經驗,時雖知之,亦必支離,不足行也。不行之知,非真實知。於是,若自謂可用一應萬,對行動作一「真理之指導」,則終只成一「意理之把持」,其不致挫敗者幾何歟?要之,不落實地,便偏愛「理想之僭越」,至妄想「諸第一次」之好辦光景。但知行之法,卻總須打破第一次關頭,纔有愈做愈好。關頭一過,再遇險惡,始能及時落實,全力以赴,而不待斟酌;俟已成功,更不添論斷。較之,前之不能行,未必其知之誤也,但以第一次之支離而未經驗故。離地談是非者,雖是,何用?只會多鬧情緒,加重支離之病!諺云「喫虧要趁早」「喫虧是福」,須就增長經驗言。經驗多,事半而功倍,未必不是領受加恩之正路。
一、「選」字就被愛言。譬如,規矩及慈愛,皆見於傳統,惟祖母寵孫時,豈嚴苛待之歟?不獨不嚴苛,且寬容、嬌慣之。雖然,仍不是廢其規矩,而是在慈愛之下,望其過「好」,而苛責反是阻礙。時,若有外人,於規矩更謹守,則對祖母而言,彼未必不為善人,然猶不足以取代其孫也。余謂,人神關係正如此。當魔鬼付我重軛,苛責我良心,致我無生理時,彼對律法之認識,誠視我為深入;彼對罪惡之認識,誠視我為坦白。惟上主愛吾人,其待吾人並不以此法。若聽之而自怨,便是活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