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08笔记——勝爲士
(2022-10-09 01:24:02)
标签:
人生思考信仰哲学中文 |
分类: 读书笔记 |
十月八日、來復六
〖記事〗今日,煩。自祖母去世後,余心理確遭衝擊。現在只覺自身一無是處,完全無用,耽誤家庭。又念加急結婚生子,甚或不顧其後如何,成全老輩願望,則余任務已完,可以死矣。老人皆傳統,所期不過余之婚配有嗣耳,並彼等咸以中國人之味道爲是,而以我之孤僻爲非。正可謂,中國基因在余處走了彎路,若余生子爲混蛋、爲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則是中國基因之撥亂反正,則余之淹沒於歷史長河中,終未耽誤彼之傳承。唉。
〖探究〗
一、(補)補港式中文語法:
1、述賓組合底述語類型擴大,如不及物動詞帶賓語之「(硬拼)B組首名俄羅斯」「(諮詢)公衆」「(實踐)環保」「(癱瘓)交通」,形容詞帶賓語之「不(清楚)判決」「更加(清楚)問題所在」「蔬菜(特別多)害蟲」「指示牌上(太多)文字」「書展(太多)人」,名詞帶賓語之「(經驗)了我們不認爲會出現底事情」「(津貼)了巨資」「(意圖)販賣三名越南女子」「(意圖)刺殺」;
2、特殊述補結構,如「多」字述補之「(搞多)一些節目」「(提供多)一些支援」「(花多)三十元」「(重考多)一次」「(忍受多)三年的不便」「(擊落多)一架飛機」「(發射多)一枚飛彈」,「足」字述補之「(企足)十個鐘」「(站足)全程」「(紅足)幾十年」,「到」字述補之「(興奮到)想哭」「(熱到)中暑」;
3、狀中組合,如「更」相當於「還」之「(更)動手打她」「(更)經常叮囑友人」「(更)把親人陸續送返」「部分(更)長期並列最佳餐廳」,「又」相當於「還」之「(又)嚴格要求」「每月(又)要向政府還款」「(又)可供油輪停泊」,「再」「又再」相當於「又」之「追問下被告(再)表示」「警方(再)拘捕兩名男子」「第二天(再)進行了試射」「男童(又再)激動起來」「梁某(又再)重申」,「纔」「纔再」相當於「再」之「檢討制度時(纔)作檢討」「(纔)做進一步決定」「著員工下月二日(纔再)上班」,「都」相當於「也」之「自己(都)想追討賠償」「髮絲(都)算濃密」「我想(都)沒有人肯做」「總統(都)沒有權」,「也」相當於「都」之「證明號碼(也)被毀」「任何年紀底人(也)不容易找工作」「隨時(也)會被監控」「每日(也)有交通意外發生」;
4、差比句標記,如「較/比…爲/有+形容詞」「過」「不夠」「不比」等,「比起」相當於「比」,框式結構「與/跟/仝/相對…比/較/相比/相較」後半部分脫落,不贅;
5、被動句,「遭」用於貶義,「獲」用於褒義合中性,如「(遭)停職」「(遭)校方辭退」「(遭)綁架」「(遭)誤殺」「(獲)委任」「(獲)選」「(獲)安排」「(獲)贈」,亦有「被」字羨餘之「(被)生下來」;
6、否定詞,如「未有」「無」及「並無」「仍無」「再無」「已無」「亦無」「無需」「無感」「無路」「無人」;
7、使令動詞,如「著」「令」及「著令」「令到」「使到」「使之得」;
8、「經」字句特點,如使用條件從句標記「經/經過……下」之「(經過)數場友賽磨合(下)」「(經過)一星期時間提升狀態(下)」,帶動賓短語之「經(檢驗冒煙列車)後」「經過(兩輪遞交招股文件)後」「經過(不斷優化方案)」,否定標記用「無」「未有」之「(未)經過法院定罪」「(無)經過安檢」「(未有)經過審訊」;
9、體賓動詞類小句賓語句,如「關注(現時樓市供求情況有些失衡)」「引起(不少居民擔心登革熱會在區內蔓延)」「招來(臨近商鋪店東向食環署投訴)」「接受了(這是命運對她底安排)」;
10、述賓類小句賓語句,如「有信心(不會讓伴侶翻查自己手機)」「有信心(不違反酒店條款)」「有信心(處理好僭建問題)」「有信心(不會被起訴)」「有信心(自己可以擊敗對方)」;
11、情感形容詞類小句賓語句,如「焦慮(這些價值消失)」「緊張(手臂合腿部有贅肉)」「憂心(寶寶過早積聚過多膽固醇於體內)」「驚訝(你竟可預知答案)」;
12、定語從句,後置定語之「現時尚未是適當[時機](就集體談判權立法)」「汲取日本核爆教訓是[時候](檢討核政策)」,長定語之「(日復一日,丈夫音訊全無,日前攜女千里來港,曾被迫露宿街頭底)婦人」,人稱代詞受定語修飾之「(平日多說英語底)他」「(尚有數月便重獲自由底)他」;
13、獨立成分,評價性如「不幸地」「諷刺地」「明顯地」「狠明顯的」,態度性如「其實」相當於as a matter of
fact;
14、關聯詞缺省,如「只要……,(-)……」「皍使……,(-)……」「單/單單……,(-)……」「除了……,(-)……」「不但……,(-)……」;
15、關聯詞超常搭配,如「不論……,或/或者/與……」「只要……,便/都/也」「皍使……,亦/都……」「但/不過……,就……」;
16、狀語後置,如「……,雖然/儘管/如果/除非/無論/不論/由…到…」;
17、定指標記「該」,如「(該)中心」「(該)黨」「(該)列開往油麻地底列車」「(該)六份報章底報導」「(該)間燒餅及豆漿連鎖店」「(該)四名女子」「(該)二十四個行業」「(該)等誹謗信件」;
18、無定標記「有」,如「(有)商店在流浪狗身上塗上商標」「(有)前線醫生透露」「(有)傳媒指」「(有)商戶返回開鋪」「(有)幾十名居民趕到」,「有人」則相當於someone用於避責之模糊表達。
一、(補在用字規範處)規定被動句中,「獲」表積極、褒義,「遭」表消極、貶義,「被」與「爲…所」爲中性。又,被動句「爲…所」爲書面語,「被」為口語。
〖隨感〗
一、「脫渾立界」之實踐,乃出於「真善」而爲之建構者。「合」中尚有「渾之幾勢」,未必顯充盈於美境。若由合而渾,便是此前空有一「離」,不能更有善構。唯「合中之離」能開美境,實而不空。須知「合」中之「渾」暨「離」,是「新渾」與「新離」。「新渾」已在「合」階段,「新離」則充盈爲美,皆與「舊渾」「舊離」不同其向度。「新渾」在「離」「合」後,但仍在生活染污中,故有渾;「新離」則對治此渾,是「能建構之離」,所以安排生活,令各個有界,而入於美境。爲之節次,則有:「舊渾」(生活染污)→「舊離」(純理玄思,稱義)→「合」(成聖起點)同時是「新渾」(仍在生活中)→「新離」(與染污爭戰,實踐出真善美)。寔時,所謂「勝」者,是「新離」對「新渾」之勝,而非在舊階段爭功利之勝,乃是在求真、求美前提下落實之。故「勝」在「真美」之後,不斷求真、求美、求勝,而臻於圓善,亦即由舊之玄思之善,一轉爲新之有所建構之落實之善。(脫渾立界)
前一篇:22.10.07笔记——勝爲士
后一篇:22.10.09笔记——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