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07.10笔记——勝爲士

(2022-07-11 00:58:51)
标签:

人生

思考

思想

哲学

真理

分类: 读书笔记
七月十日、来复日
〖记事〗今日,困,头疼。学科目一,洵无甚兴趣。
〖探究〗
一、【修辞】「这么」「那么」可略作「么/麼」,书面语则用「偌」。
一、【修辞】表时间除用「时」「间」外,还可用「顷」字。规定表时间的长短,「时」<「间」<「顷」。「时」指时间点或一段时间,「间」表一段时间,而「顷」覆盖一段时间并包括其前后的部分时间。
一、【用字】补定冠词意译「彼」「此」处:口语则用「那」「这」,且the是that底弱式,故「那」亦可改na4读ne4。
一、【用字】补不定冠词处:口语则用「这个」「那个」「这些」「那些」。
一、【用字】补复数处:要之,本方案之表复数,有专职的语素,有非专职的语素。
一、【修辞】非术语而打破双音韵律限制,鲁迅已有之,如「他们都(默)着」「比较的(丰)」「还没有(现)」「吓人的(罚)」等,而不用「沉默」「丰厚」「出现」「惩罚」,破坏了或改变了节奏。但应知双音节并非白话底特色,古诗文讲求节律者均有之,故正可利用其违和感,实现这个遣词用字底解放,此亦是本方案「多化」精神之一种表现。要之,合双音韵律者更适合口语,而不合者亦不妨用于书面。
一、【修辞】可参考鲁迅底用词习惯:「哩」(不用于疑问)、「很v.得…」(=v.得很…)、「没有v.」(=没v.)、「有些」ad.(=有点)、「颇v.几/些」ad.(=相当地…)、「在那里/在v.」(表持续或进行)、「…在这里」(类似「焉」强调动作底存在)、「不看见」(=没看见/看不见)、「给」(表被动)、「教」(表使令)、「为了」(表原因)、「…得很」(表程度)、「应该」(=应当)、「一个/一种」(不定冠词)、「晓得」(=知道)、「寻」(=找)、「揩」(=擦)、「记起来」(=想起来)、「捏」(=握/攥)、「伊」(=她)、「~子」(=~儿)、「柄」(=量词「把」)、「株」(=量词「棵」)、「怎的/怎么地」(=怎么/怎么样)、「夜饭」(=晚饭)、「臂膊」(=胳膊)、「肚皮」(=肚子)、「物件/物事」(=东西)、「颈子/颈项」(=脖子)、「蛮」ad.(=很/挺)、「脸孔」(=面孔)、「汇出手」(=褪出手)、「记念」(=挂念)、「而且」(=又…又…)、「转来」(=回来)、「问」(=介词「向」)、「立」(=站),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