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06.27笔记——勝爲士

(2022-06-28 00:37:30)
标签:

人生

思考

思想

哲学

真理

分类: 读书笔记
六月廿七日、来复一
〖记事〗今日,痛苦。
〖随感〗
一、由离而合,回到染污的生活,必注意几势问题。前说「实统有虚事」,此对工夫颇有负面的影响。在实境中生活,以统类提吊旃,应知唯「类」是提吊者,「实统」是新生命。「类」是成就处,亦是超越处,吾人在生活中,即在未成就处,斯亦是有限之一种。〔案:三必学统相对于类,自是有限,由此推旃,业统等之相对于类,亦为有限。〕若实统而入虚境,便非入类矣。生活是有超越维度之生活,亦即工夫之「合」是基于「离」,「合」而不废「离」。尤其在求善问题上,染污性是其几势,而吾人则自然败坏。此时,正宜发挥「合中之离」之精神,高揭目标,明确夫高于世界之标准。此犹拉弓人之欲五百步,而能力固不足,但勉力为旃,尚能四百;若直接要求四百,则所至或仅三百。是以吾人高扬「合中之离」,即是在染污的生活中高扬「不染污的超越」,亦即高扬「类之达成」,此达成者复与初离时超越之洞见一贯,便只问勉力,不问失败矣。失败是消极无奈处,非有意允许而然。〔案:此种无奈,正如比赛,规定前三名胜出,而不能说三名外皆失败者,盖章程上绝无此说。以理性非黑即白之有限,不能窥探信仰之无限也。〕此一点,亦犹动物之有烈性,既为豢养,烈性之几仍难消,但能克治烈性,便为无虞,若放任其烈性,则将为豢养者击杀矣,此时并堪不以烈性之难消为借口。转而言旃,吾人有罪性而造罪业,此罪业之造不以有罪性而得允许,亦不以有罪性而不计为罪,乃正须时时提吊此有罪性之吾人,俾其不更造罪业也,斯为工夫底开端。工夫上时时作「入类」之默想,以影响行动,若仍不成,可以归于无奈,不能归于无所谓、不紧要。吾人之旧理想已判为空想,但既有求真信仰,则信仰所发生之新理想,其高标准乃远在旧理想之上,否则便落入儒家陷阱。严格、玄远、极端乃是真懂生活!恩典中须念及律法之未尝废,光就是照亮黑暗者。盖生活特质是虚实染污,几势是陷阱入口。唯建构实体,乃有提吊,此提吊非为于入陷阱中也。须知「合」是道成肉身,不是肉身成道。(默想入类、合中有离)
一、不仅有「自义之自罪」,亦有「自罪之自义」,认罪了便无罪了吗?
一、佛教与儒教,两异端也。若否定自由意志,推卸一切责任归于客观条件、世界底有限,或鬼魔等,此与佛教何异?但说四大皆空,便完事已。若不论何等属世事物,皆承认其价值,并信仰亦通变改作,则何异儒教?但说与世推移、无可无不可,便完事已。异端是假中道,真理是真中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